app是什么意思啊| 3月14日是什么日子| 怀孕不可以吃什么东西| 身体容易青紫是什么原因| 干冰是什么| 榴莲是什么季节的| 分泌物豆腐渣状是什么原因| 齐多夫定片是治什么病的| 流鼻涕吃什么药最管用| 睡觉口苦是什么原因| 975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喝什么奶粉好| 兮兮是什么意思| 荨麻疹吃什么食物好| 分期是什么意思| 胆脂瘤是什么病| 小孩上吐下泻吃什么药| 大腿内侧肌肉叫什么| 老日念什么| 武松是什么生肖| 待寝什么意思| 表达是什么意思| eland是什么牌子| 提肛运动有什么好处| 喝什么茶能降血压| 惨不忍睹是什么意思| 解惑是什么意思| dht是什么意思| 下缘达宫颈内口是什么意思| 口缘字一半念什么| 琋字五行属什么| 三纲指的是什么| 孕妇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dream car是什么意思| 戊是什么生肖| 血糖偏高会有什么症状| 脑梗前期有什么症状| 睡眠障碍挂什么科| 陪衬是什么意思| 送男生什么生日礼物| 势在必得是什么意思| 小便憋不住尿裤子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牙齿会发黑| 中性粒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性| plt是什么| tritan是什么材质| 为什么有钱人不去植发| 下面有异味用什么药| 口干舌燥吃什么药最好| 师长是什么军衔| ct和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做亚健康| 裙带菜是什么| 治疗荨麻疹用什么药最好| 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吃什么药| 宝宝吃什么鱼比较好| 培根是什么肉做的| 10月是什么季节| 红颜知己的意思是什么| 凯子和马子是什么意思| 134是什么意思| 腰上有痣代表什么| 清肺热用什么泡水喝比较好| 牛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柯萨奇病毒是什么病| 眼震是什么症状| 红色加紫色是什么颜色| 头发掉的厉害是什么原因| mophie是什么牌子| 川贝是什么| 身体虚弱打什么营养针| 下肢浮肿是什么原因| 医保定点医院是什么意思| 孕妇吃什么蔬菜对胎儿好| tct检查什么项目| 菌血症是什么病| 多是什么结构的字| 老茧是什么意思| 门客是什么意思| 石花菜是什么植物| 月经期间喝什么汤好| 无水焗是什么意思| ais什么意思|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冰心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皮质醇| 杯弓蛇影是什么物理现象| 女性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咖色搭配什么颜色好看| 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是什么指数| honey什么意思| 目不暇接的意思是什么| 白带黄绿色是什么炎症| 干咳吃什么食物好| 哈根达斯是什么| 股票pe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女生喜欢腹肌| 区委书记属于什么级别| 敖包是什么意思| kappa属于什么档次| 标准的青色是什么颜色| 白鸡蛋是什么鸡下的蛋| 热伤风吃什么药好得快| 黑t恤搭配什么裤子| 吃钙片有什么副作用| 张五行属性是什么| 吃什么药可以推迟月经| 屑是什么意思| 猪咳嗽用什么药效果好| 酉是什么字| 经期头疼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肝风内动吃什么中成药| 12月3日什么星座| 什么样的|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是什么意思| 梦见下雪是什么| 青鱼吃什么| 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优思悦是什么药| 甜菊糖苷是什么| 蛇为什么会咬人| 白萝卜煮水喝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hp是什么单位| 胎盘长什么样子图片| 什么是阴道炎| 煮羊肉放什么调料|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 橙子什么季节成熟| cha什么意思| 最高学历是什么| 混动是什么意思| 湿疹什么样| 为什么腹部隐隐作痛| 脑梗要注意什么| 背靠背什么意思| 总蛋白低是什么意思| 心衰竭吃什么药效果好| 青蛙像什么| 口腔溃疡吃什么水果好| ar技术是什么意思| 712什么星座| 姨妈期吃什么水果| 鼻衄是什么意思| 面部神经吃什么药| 广西属于什么地区| 鸡伸脖子张嘴用什么药| 女性肛门瘙痒用什么药| 尿蛋白三个加号吃什么药| 立夏有什么习俗| 白醋加盐洗脸有什么好处| 高枕无忧是什么意思| 肺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为什么今年有两个六月| 病毒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中医学专业学什么| 老花镜什么品牌好| 发扬什么词语搭配| 临床医学主要学什么| 2003属什么生肖| 布病吃什么药| 脚背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吓得什么填空| 才高八斗是什么意思| 三代试管是什么意思| 彪子是什么意思| 小孩个子矮小吃什么促进生长发育| 雌二醇是什么意思| 干呕是什么病的前兆| 代谢不好是什么原因| 宋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拉屎屁股疼是什么原因| 安全期是指什么时间| 受虐倾向是什么| 小鸭吃什么| 老年人尿血是什么原因| 月经期不能吃什么| 益生菌是什么东西| 黑天鹅是什么意思| 霜降穿什么衣服| 雅典娜是什么神| 砼为什么念hun| 吃鹅蛋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先明后不争什么意思| 孕妇肾积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老年脑是什么病| 什么绿绿| 什么生肖名扬四海| 用什么梳子梳头发最好| 男闺蜜是什么意思| 感冒可以吃什么水果| 脑供血不足什么原因引起的| ga是什么牌子| 阈值是什么意思| 皮肤变黑是什么原因| 技校是什么学历| 长期腹泻是什么原因| 饭后呕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痤疮用什么药膏最好| 红烧肉配什么菜好吃| vad是什么意思| 无性恋什么意思| 骨折吃什么恢复快| 克拉霉素主治什么病| 刺史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意思| 室内传导延迟什么意思| 进是什么结构| 什么是情劫| 尿酸高适合喝什么茶| 适当是什么意思| 头疼 吃什么药| 戍怎么读音是什么| 吃红糖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核桃和什么一起打豆浆| 声带小结是什么意思| 脂肪瘤挂什么科| 心脏有个小洞叫什么病| 人工周期是什么意思| 果子狸是什么动物| 伊朗是什么教派| 24号来月经什么时候是排卵期| 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症状| 过敏性紫癜有什么症状| 指甲长出来是白色的什么原因| 小郡肝是什么部位| 鸡配什么生肖最好| 灰指甲是什么原因| 胸膜炎是什么症状| 肝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野生葛根粉有什么功效| 知了猴吃什么长大的| 肝ca是什么意思| 吹风扇感冒了吃什么药| 湿疹是由什么引起的| 张学友属什么生肖| 性早熟有什么症状| 教师节属什么生肖| 宁字五行属什么的| st什么意思| 慢性胃炎要吃什么药| 皮肤瘙痒用什么药好| 检查梅毒挂什么科|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作用是什么| ercp是什么检查| 血糖高能喝什么饮料| ct查什么| 宫颈hpv感染是什么病| 咸鱼翻身是什么意思| 天罗地网是什么生肖| 排卵期出血是什么颜色| 催供香是什么意思| 男人小腿肿是什么原因| 肠粉是用什么粉做的| 梦见初恋男友是什么意思| 铁娘子是什么意思| 得了阴虱用什么药能除根| 养字五行属什么| 低血压有什么危害| 插画师是做什么的| 老年人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77是什么意思| 屁股疼什么原因| 拖油瓶是什么意思| 撇嘴表情什么意思| 百度
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文臣

太平洋证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90525060001。曾就职于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厦钨新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4 46.94 -- -- 54.08 15.21% -- 54.08 15.21% -- 详细
2025年 1-5月,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 新能源材料产品实现销量约为 4.76万吨,同比增长约 20.95%,其中,钴酸锂销量约为 2.23万吨,同比增长约 53%;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销量为 2.36万吨,同比增长约 2%,磷酸铁锂连续数月出货达千吨级,销量同比实现显著增长。 核心观点: 技术领先,电池材料种类齐全。 公司在电池材料领域有二十余年的营业经验,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产品涵盖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钠电材料、固态电池材料以及氢能材料等。钴酸锂:电压等级已突破4.53V,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领先,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4年实现销量 4.62万吨,同比增长 33.52%,连续多年全球第一。三元材料:公司率先实现高电压 Ni6系大规模应用,并在高功率、高镍等细分领域保持技术优势,使得电池可以通过针刺实验,不断拓展纯电、混动增程及低空经济应用领域, 2024年实现销量 5.14万吨,同比增长37.45%。磷酸铁锂:公司通过水热法工艺优化锰铁分布,解决低温性能差和分布不均等问题,产品适用于动力及储能市场。钠电正极材料:布局早,具备业内领先的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技术,为未来储能及低速电动车市场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2024年贮氢合金销量 0.39万吨,同比增长3.73%,连续十六年产销 量全国第一。 多种材料产能持续增长。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公司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建设,截止 2024年底,公司规划和已经建成的产能规模大,法国 4万吨三元材料及前驱体项目是公司全球化的重要一步,已经成立合资公司在推进中。海璟基地 IPO 募投年产 4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已经建成,募投新建年产 3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主体结构已完成,综合车间(年产能规划 15,000吨)项目在调试,全部建成后海璟基地产能达到 8.5万吨。宁德 7万吨锂离子电池项目 C、 D 车间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届时公司宁德基地总产能将达到年产 95,000吨。另外还有雅安基地液相法磷酸铁锂项目、福泉基地年产 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都在推进中。 高端产品持续突破。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事物不断涌现,如 eVTOL、人形机器人等,叠加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类电子等需求更加严苛,半固态/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重布局正极材料和电解质: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方面,公司与下游客户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此外,公司补锂剂等前沿技术领域亦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高稳定性补锂材料的开发,并实现批量供货。同时,研发 NL 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具有结构更稳定,层间距更宽,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更高等特点,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材料和储能材料企业, 凭借多年的技术研发和持续的投入,在高电压产品和新品开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我们预测,公司 2025-2027年的 EPS 分别为 1.58元、 1.83元和 2.11元,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30倍、 26倍和 22倍,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消费需求不佳,影响市场需求; (2) 行业竞争激烈,注意商品价格变化; (3)新品开发和验证周期长,存在不确定性。
协鑫能科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5-08-04 8.32 -- -- 8.84 6.25%
8.84 6.2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三季报,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5.52亿元, 同比-15.70%, 实现归母净利润 6.06亿元, 同比-36.43%,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4.62亿元, 同比+60.10%。 其中 Q3实现营收 28.49亿元, 同比-7.98%, 实现归母净利润 1.95亿元, 同比+22.34%,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6亿元, 同比+183.74%。 营收小幅下滑, 扣非净利润高增。 24Q3公司实现营收 28.49亿元, 同比-7.98%,主要系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导致电力、 热力收入下降所致;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6亿元, 同比+183.74%, 主要系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电站收入及利润在报告期内同比大幅提升叠加公司财务费用下降所致。 报告期内, 公司持续通过优化资产结构, 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不断加大风光储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 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截至 2024年 9月 30日, 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 5,976.36MW, 其中: 燃机热电联产 2,017.14MW, 光伏发电2,083.37MW, 风电 817.85MW, 垃圾发电 149MW, 燃煤热电联产 209MW, 储能700MW; 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为 57.81%。 打造“光储充换售” 一体化优势。 公司的光储充一体化业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 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城市。 截至 2024年 9月底, 公司累计开发直流快充10,938枪(折算 60kW/枪) , 已投建(开工及投运) 3,201枪, 上线投运 1,367枪。 在换电业务方面, 公司业务涵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场景。 截至 2024年 9月底,公司在运营换电站共计 52座。 在售电业务方面, 2024年 1-9月, 公司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 202.68亿 kWh, 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 3,204MVA, 浙江和四川售电市场业务全面开展, 服务用户超 600家; 公司绿电交易 3.39亿 kWh, 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 4.6亿 kWh, 辅助服务响应电量累计约 1,400万 kWh。 光伏发电业务上, 2024年 1-9月, “ 鑫阳光” 户用光伏业务新增发货 33,446户, 共1,081.62MW, 新增并网 32,940户, 共计 1,015.33MW;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新增建设 365.26MW, 新增并网 199.64MW。 此外, 公司还在长三角、 珠三角等区域储备了一大批优质的工商业储能项目。 截至 2024年 9月底, 公司工商业储能项目 累 计 备 案 超 过 15MW/38MWh , 在 建 项 目 7.6MW/16MWh , 并 网 投 运5.25MW/17.5MWh。 公司持续开发多种应用场景的负荷聚合市场。 截至 2024年 9月底, 公司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 300MW, 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 20%, 公司需求响应规模约 500MW。 算力布局加码。 新型电力系统与算力关系密切, 比特+瓦特将构筑经济社会发展底座。 8月 6日, 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 (下称《行动方案》 ) , 在算力电力协同规划运行方面, 《行动方案》 从多方面明确工作要求: 开展算力、 电力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布局; 提升算力与电力协同运行水平, 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降低电网保障容量需求; 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 聚合交易、 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 满足周边地区用热需求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 从全国来看, 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超过了 30%。 中国算力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成功投运了超千 P 的算力资源。 同时, 公司还储备了一定量的库存算力和在途算力, 以满足公司能源+算力协同发展的需求。 投资建议: 公司打造从清洁能源生产、 补能服务到储能的“固定+移动” 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商, 以“光储充换售一体化” 赋能多种场景解决方案, 加持算力产业支持, 有望成为领先的移动数字能源科技运营商。 预测公司 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79、 12.06和 13.30亿元, 对应 EPS 为 0.60、 0.74和 0.82元, PE 为 13、 11、 10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1、 政策性风险。 2、 新能源装机低于预期。 3、 财务风险。
金盘科技 机械行业 2025-08-04 34.98 -- -- 39.97 14.27%
46.55 33.0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7.99亿元,同比+0.53%,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21.17%,扣非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18.89%。 其中Q3实现营收18.82亿,同比+0.15%,环比+16.82%,归母净利润1.81亿,同比+27.54%,环比+41.86%,扣非归母净利润1.71亿,同比+26.69%,环比+54.13%。 营业收入微增,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4Q3实现营收18.82亿,同比+0.15%,基本维持稳定。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同比+27.54%,环比+41.86%,扣非归母净利润1.71亿,同比+26.69%,环比+54.13%,毛利率25.53%,同比+2.75pct,环比+3.82pct,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系:(1)公司优质订单比例增加;(2)持续加大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及受益于进项税额加计等因素所致。公司干式变压器呈现高端化、定制化特征,且公司数字化工厂业务积累多年,对成本管控能力、运营效率的提升逐渐显现,可为毛利率等指标持续优化提供支撑。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研发成果收获颇丰。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68亿元,其中内销业务实现收入34.02亿元,外销业务实现收入13.66亿元,外销收入占比达到28.65%(24H1外销收入占比27.13%),其中Q3实现外销收入5.75亿元。公司海外订单饱满,截止24H1外销在手订单28.49亿元,同比+180.16%。同时公司正加快海外扩产进度,在墨西哥和美国已做好全线产品产能扩产准备,并预计24Q4在波兰准备好产能。2024年公司已成功研发出海上风电漂浮式机舱内置干式变压器,并持续研发高电压等级不同下游领域的各类液浸式变压器产品,目前已研发并批量生产针对海外不同区域的110/120kV等级定制化液浸式变压器产品,有望增强公司持续获取订单的能力。国内市场方面,上半年公司重要基础设施/发电及供电/新基建收入同比+105%/+67%/+83%,有效填补新能源行业的波动,全年国内新签订单有望同比转正。 现金流量大幅改善,回购彰显股东信心。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0.87亿元,上年同期-2.40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有所改善(同比+1.53亿元),主要系公司优质客户和优质订单比例不断提升。2025-08-04,公司完成股份回购计划,实际回购公司股份2,600,56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7%,使用资金总额9,798.81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此次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有利于凝聚核心人才,激发员工创造性,彰显了股东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与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干式变压器龙头企业,受益于国内干变下游高景气与海外电网建设新周期带来的需求提升,公司储能与数字化与原有主业形成良好协同,平台化优势凸显,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9.12和11.36亿元,EPS为1.47、1.99和2.4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贸易摩擦与汇率风险;3、新品研发低于预期
金盘科技 机械行业 2025-08-04 34.06 -- -- 43.00 26.25%
46.55 36.67%
详细
海岛起步,变压器龙头突破欧美市场。公司立足以变压器为代表的输配电主业,积极拓展以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及储能系列产品为代表的新业务。2023/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8/29.16亿元,同比+40.50%/+0.79%;实现归母净利润5.05/2.22亿元,同比+78.15%/+16.43%。2023/2024H1公司外销销售收入11.77/7.91亿元,同比+79.54%/+48.53%。2024年公司已研发并批量生产针对海外不同区域的110/120kV等级液浸式变压器,随着公司海外订单的进一步释放,叠加数字化工厂+储能等潜力业务的拓展,业绩有望高增。 干变下游高景气,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受益配变扩容与能效提升。干式变压器在发电、输配电、用电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随着:1)风光装机高增,箱变上置优势凸显,渗透率提升;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持续推进;3)高压变频器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公司干式变压器系列产品的市场需求有望稳步增长。2019-2021年,公司干式变压器产量分别占国内总产量的7.84%/9.43%/11.68%;21年在风电、轨道交通、高效节能三个重点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50%/34.80%/10.69%。随着顶层文件《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发,配变扩容与能效提升为重要内容。且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工程在南方电网7月17日宣布的新一轮设备更新改造中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比重达到14.66%,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海外电网建设开启新周期,变压器出海东风已至。根据IEA预测,要实现气候目标全球电网投资需要在2030年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以上,比2022年要多出一倍。电网投资有望跳脱近期的平稳趋势,2041-2050年期间年均电网投资将占可再生能源和电网投资总和的50%,约8700亿美元(2022年为30%、约3000亿美元)。受到美国电网升级改造、新能源建设及制造业回流的拉动,以及欧洲电网升级改造的影响,看好公司在欧美高端市场的持续突破。考虑到海外企业的扩产周期、供应缺口(取向硅钢等)与人工成本,以及电网投资固有特点,作为核心环节的变压器有望迎来较长景气周期。预计2022-2030年,变压器新增和更换容量将增加到每年35亿千瓦;2031-204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每年45亿千瓦。2024年海外变压器需求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投资建议。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与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干式变压器龙头企业,受益于国内干变下游高景气与海外电网建设新周期带来的需求提升,公司储能与数字化与原有主业形成良好协同,平台化优势凸显,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9.12和11.36亿元,EPS为1.47、1.99和2.48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贸易摩擦与汇率风险、储能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5-08-04 10.10 -- -- 14.91 47.62%
19.70 95.0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根据公告,公司24H1实现收入373.57亿元,同比-8.54%;实现归母净利-8.74亿元,同比-118.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8.19亿元,同比-115.86%。 受供需失衡影响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出货量大幅增长:2023年以来,产业链各环节新增产能开始逐步释放,受供需失衡的影响,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多环节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全产业链亏损,企业关停产线、项目延期或取消不断发生,行业进入去产能阶段。因行业波动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盈利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200.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4.5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电池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4%。 持续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长期持续支持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工作,研发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研发为基础,工艺创新为抓手,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2024年半年度研发投入19.59亿元,占营业收入5.24%。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有效专利1,827项,其中发明专利977项。为实现产品更好客户端价值和满足客户多种应用场景需求,2024上半年对DeepBle4.0Pro产品进行了技术和产品性能升级,发布了(1)海上光伏系列产品:“湛蓝”和“耀蓝”两个系列产品功率最高可达635W,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8%,在继承晶澳科技旗舰n型组件DeepBle4.0Pro“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高可靠”的特性以外,同时还具备“抗盐雾抗紫外抗湿热抗热斑”的优势,可以有效保障海上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2)0BB(无主栅)电池高效组件产品解决方案:基于晶澳科技多年来对主栅设计的深刻认知,该方案增大了光吸收的面积,降低了内阻损耗和小角度光照损失,使组件功率高达645W,转换效率超过23.1%;同时,该方案通过低温焊接,减少了焊接过程中对电池片造成的热应力,有效减少了隐裂的产生,再次提升了组件可靠性。0BB解决方案的DeepBle4.0Pro2465mm。 1134mm版型的组件,相较常规n型组件,BOS下降幅度为0.45%-3.55%,LCOE下降幅度为0.24%-2.34%,优势非常显著。 投资建议: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8、23.6及36.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71及1.11元/股,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产业政策风险、阶段性供需失衡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5-08-04 10.10 -- -- 14.91 47.62%
19.70 95.0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根据公告,公司24H1实现收入373.57亿元,同比-8.54%;实现归母净利-8.74亿元,同比-118.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8.19亿元,同比-115.86%。 受供需失衡影响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出货量大幅增长:2023年以来,产业链各环节新增产能开始逐步释放,受供需失衡的影响,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多环节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全产业链亏损,企业关停产线、项目延期或取消不断发生,行业进入去产能阶段。因行业波动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盈利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200.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4.5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电池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含自用1G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4%。 持续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长期持续支持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工作,研发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研发为基础,工艺创新为抓手,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2024年半年度研发投入19.59亿元,占营业收入5.24%。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有效专利1,827项,其中发明专利977项。为实现产品更好客户端价值和满足客户多种应用场景需求,2024上半年对DeepBlue4.0Pro产品进行了技术和产品性能升级,发布了(1)海上光伏系列产品:“湛蓝”和“耀蓝”两个系列产品功率最高可达635W,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8%,在继承晶澳科技旗舰n型组件DeepBlue4.0Pro“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高可靠”的特性以外,同时还具备“抗盐雾抗紫外抗湿热抗热斑”的优势,可以有效保障海上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2)0BB(无主栅)电池高效组件产品解决方案:基于晶澳科技多年来对主栅设计的深刻认知,该方案增大了光吸收的面积,降低了内阻损耗和小角度光照损失,使组件功率高达645W,转换效率超过23.1%;同时,该方案通过低温焊接,减少了焊接过程中对电池片造成的热应力,有效减少了隐裂的产生,再次提升了组件可靠性。0BB解决方案的DeepBlue4.0Pro2465mm*1134mm版型的组件,相较常规n型组件,BOS下降幅度为0.45%-3.55%,LCOE下降幅度为0.24%-2.34%,优势非常显著。 投资建议: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8、23.6及36.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71及1.11元/股,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产业政策风险、阶段性供需失衡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联美控股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5-08-04 5.06 -- -- 6.51 28.66%
6.59 30.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9.50亿元,同比+5.20%,实现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19.6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9亿元,同比-18.90%。 24H1毛利短暂承压,Q2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通过下属子公司分别在清洁供热与高铁数字传媒主要业务领域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在清洁燃煤热电联产、中水源热泵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等多能利用、多能供给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同时还在高铁数字媒体领域积极布局。分业务来看,供暖/广告业务/接网费/发电/工程施工分别实现收入13.87/3.21/1.08/0.75/0.46亿元,其中供暖领域子公司浑南热力/新北热电/国惠新能源分别实现营收6.56/5.00/5.50亿元,同比+4.10%/+5.46%/+0.00%,实现净利润1.50/0.88/2.39亿元,同比-25.46%/+9.93%/-16.77%,净利润整体承压。 整体来看,2024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5.46%/25.15%,同比分别-8.52pct/-8.70pct,主要受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以及地产周期等多因素影响。公司24Q2实现营收2.33亿元,同比+17.79%;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8.25%,业绩发展呈现长期向好态势。 技术与区位优势明显,氢能布局持续加码。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北热电在热电联产生产领域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管理经验,各项指标在同行业中领先;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惠新能源拥有授权专利69项(截止2025-08-04),在热网平衡、热网自控、低位热能利用等方面正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且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新新能源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2022年正式投产,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成果显著。此外,氢能业务拓展方面,继公司战略入股爱德曼氢能后,进行了深入的尝试和探索,在分布式综合能源服务、加氢站、制氢及氢能热电联产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同时公司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热源超低排放工程、中水源热泵供热、工业余热利用、智慧能源运营等,正在构建一套涵盖源、网、荷多个节点,实现多能互补、需供互动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体系。且公司的各大热源厂正处于沈阳市可发展和新城区的优越地理位置,用热需求增长迅速,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眼户外裸眼3D业务持续突破,打造业绩新增长极。高铁数字传媒业务方面,兆讯传媒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25.84%,实现净利润0.41亿元,同比-40.60%。分产品来看,高铁媒体/户外裸眼3D高清大屏媒体分别实现营收2.81/0.40亿元,同比+13.98%/+378.49%,毛利率分别为37.73%/-22.99%,同比-12.02pct/+189.65pct。户外裸眼3D高清大屏媒体业务虽仍未扭亏,但在业务推进上已实现较大突破。截至本报告期末,国内18家铁路局集团已全部签署了媒体资源使用协议,签约564个铁路客运站,运营5310块数字媒体屏幕,自建了一张以点带面,线线相交,面面俱到的高铁数字媒体网络,并先后在各个核心城市顶级商圈打造“地标级”户外裸眼3D大屏媒体,积极拓宽数字户外媒体业务。24年6月,公司携手圣象推出全新裸眼3D品牌大片,赋能品牌户外传播,实现裸眼3D内容生产和制作技术对公司数字运营优势的进一步加码。 费用管控良好,在手现金充足。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通过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较好地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保持了稳定的现金流及充沛的盈利能力。公司2024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94%/3.14%/-3.82%/0.31%,同比+0.13/-0.46/+1.66/+0.06pct,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截止2025-08-04,公司在手货币资金77.24亿元,在手资金十分充裕,且以2025-08-04收盘价计算的2023年股息率达3.73%,投资性价比突出。 投资建议:公司清洁供暖业务盈利能力整体保持稳定,供热面积稳步增长,构建多能互补新型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广告发布业务有望持续增厚公司利润。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4、10.02和11.19亿元,对应EPS为0.4、0.44和0.49元,PE为13、12、1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煤价回落不及预期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2、管网设备维护成本增加风险、3、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4 30.50 -- -- 51.98 70.43%
57.00 86.89%
详细
事件:公司8月23日发布中报,2024年中期实现营业总收入35.41亿元,同比-57.9%,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69.01%,扣非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79.66%;其中,2024Q2实现营业总收入20.25亿元、同比-45.43%、环比+33.48%,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64.34%、环比+59.87%,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82.44%、环比+7.77%。 原材料价格下滑影响产品售价。2024H1实现营收35.41亿元,同比-57.9%,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公司产品售价随之下降。营业成本30.42亿元,同比-56.07%,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公司产品成本随之下降。2024H1综合毛利率14.10%,同比下滑3.48pct。Q2综合毛利率13.51%,同比下滑5.53pct、环比下滑1.38pct。财务费用-0.67亿元,上年同期为-2.20亿元,同比+69.65%,主要系上年同期汇兑收益较高;研发投入2.03亿元,同比-30.33,主要系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研发试制费投入价值相应降低。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成功装车。公司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报告期内累计出货数百吨,已顺利导入辉能、清陶、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固态电池客户,成功装车应用于上汽集团等一线车企固态车型上。 全球市场份额稳定。海外市场方面,作为全球同时向韩国、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正极材料的领先企业,公司持续卡位国际高端供应链,与LG新能源、SKon、三星SDI、Mrata、欧美大客户等一线品牌动力电池和车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配套进入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等海外高端新能源车企。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成功批量导入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并持续提升在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大客户的供应份额。国内中镍高电压及超高镍产品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配套用于理想、小鹏、长城、广汽等国内高端车企,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同时,公司积极把握磷酸(锰)铁锂市场快速增长需求,继续加大专亿纬锂能、兰钧新能源、宜春清陶等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巩固了作为中创新航第一供应商的核心地位,产品销量同比数倍增长,半年内累计出货破万吨,月均出货数千吨。 稳步推进国际化高端产能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芬兰项目实施进程,目前已顺利完成当升(香港)投资、当升(卢森堡)投资、当升(芬兰)新材料公司的设立,并按规划稳步推进海外产能布局。欧洲项目总体规划50万吨,其中多元材料20万吨,磷酸(锰)铁锂30万吨,将分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建成年产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生产线,生产线按照超高镍及高镍多晶、单晶的要求来设计,同时兼具生产中镍产品的能力。此外,公司已完成常州二期、海门四期、攀枝花首期一阶段项目建设,并根据市场节奏陆续投产,为支撑公司业务快速扩张和提升市场占有率夯实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为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商业化应用。考虑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放缓,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亿元、9.09亿元和11.19亿元(前次2024-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为13.66亿元、15.68亿元和18.03亿元),对应PE分别是22.2、16.7和13.6倍,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日月股份 机械行业 2025-08-04 10.36 -- -- 13.86 33.78%
14.33 38.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4H1实现营收17.88亿元,同比-25.40%,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44.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40.67%;24Q2单季度实现收入10.90亿元,同比-17.65%,环比+56.27%;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109.45%,环比+285.6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43.26%,环比+16.63%。 扣非净利下滑,Q2利润高增。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44.71%,24Q2归母净利润同比+109.45%,环比+285.60%,主要系处置孙公司股权增加投资收益2.73亿元。剔除该因素影响外,24H1扣非净利润同比-40.67%,主要系公司主要产品出货量、销售价格均出现下降导致利润下降所致。截止报告日,公司合同负债为0.67亿元,同比+709.84%。今年上半年,风电中标项目迎来爆发期,中标规模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风电整机新增招标量,预计下半年风电项目施工将进入高峰期。届时公司在手订单有望持续交付,业绩回暖有望。 风电行业迎来景气周期,产能与区位优势显著。随着产品大型化和轻量化技术路线推行成功,风电行业成长空间的天花板被打开,累计招标量屡创新高,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1-7月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991万千瓦,同比增长360万千瓦。2025-08-04,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24全球海上风电报告》预计未来5年(2024—202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791GW,即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58GW。其中,预计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653GW,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6%,年平均装机容量为130GW;预计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38GW,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并将其2024-2030年增长预测(1,210GW)上调了10%。公司年产18万吨(一期10万吨、二期8万吨)海装关键铸件项目已投资完成并达产,年产13.2万吨大型化铸造产能项目已于2023年3月投产,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4月正式投产。公司持续研发大兆瓦风电产品,且全资子公司日星铸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海上大型风电铸件的交付能力较强。 积极开拓核电应用领域,打造业绩新增量。公司在风电行业致力于大型化产品的研发,以球墨铸铁技术为根本,不断攻克“厚大断面”技术,同时研发核电乏燃料转运储存罐,完成了样机的生产和交付。近年来我国核电机组审批提速,2019—2023年,我国核准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4台、4台、5台、10台、10台,整体呈现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势头。2024年8月核准数量达11台,创2008年以来核准数量新高。乏燃料回收处理前景广阔,储运环节技术壁垒高,公司储备多年,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在合金钢领域成功研发了低合金钢、铬钼钢等特殊材料铸钢产品,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产品线,增强抗风险能力,拓展新的产品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是风电铸件领域龙头,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乏燃料储运有望贡献新增量。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5、8.18和10.14亿元,对应EPS0.63、0.79和0.98元/股,对应PE17、13和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波动;2、风机装机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
应流股份 机械行业 2025-08-04 10.22 -- -- 13.70 34.05%
15.74 54.0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4H1实现营业收入12.68亿元,同比+7.12%,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5.95%。其中,24Q2营业收入为6.06亿元,同比+5.08%,归母净利润为0.61亿元,同比-23.33%。 两机业务持续放量。公司“两机”零部件业务维持较高增长,在手订单充足,储备型号丰富,累计开发完成555个品种,正在开发145个品种。2024年H1航空航天新材料及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4.37亿元,同比+19.65%。在燃气轮机领域,公司已经为E/F/H/J级等多种型号燃气轮机开发热端产品,功率范围覆盖12MW-400MW主要型号,客户群覆盖全球主要燃机巨头,更高级别的G/H级透平叶片也在今年5月份实现了技术突破。在航空发动机业务领域,公司继续为C919、C929稳定供应高温合金叶片、机匣、轴承座等核心零部件;受益于海外航空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继续满负荷生产LAEP系列发动机机匣,与G公司、S公司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订单规模进一步扩大。 核电国产化开路先锋,完成多产品布局。2024H1公司核能新材料及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2.14元,同比+18.39%。在核电铸件领域,公司继续保持核一级主泵泵壳领先优势,大力开发了核岛及常规岛其他类产品,同时重点完成了某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喷雾泵泵体、某项目核一级电机支承件以及爆破阀交付。在核能新材料领域,公司积极拓展核工业全产业链,承接的中科院杜瓦项目上下壳体在科学岛现场成功合体,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完成生产供货检查,柔性屏蔽材料核电用电离辐射防护样品和医疗用电离辐射防护样品研制完成。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先进堆、核聚变等新型领域,并在2024年一季度成立了合资公司,进行产业化研究。2024年3月,中国核电发布24年投资计划额1215.53亿元,同比+51.9%,核电发展景气度不断提升。2019—2023年,我国核准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4台、4台、5台、10台、10台,整体呈现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势头。2024年8月核准数量达11台,创2008年以来核准数量新高。根据核能行业协会,按年度开工8-10台百万千瓦机组规模预计,2030年、2035年我国核电装机将分别达到1.2亿、1.5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分别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3%、10%(2023年占比约为5%),核电发展空间广阔。预计相关的核电设备、核能材料需求将在若干年内逐步释放,公司核能核电业务迎来高速发展。 紧抓低空发展机遇,区位优势显著。公司是目前低空经济中稀缺的从飞机发动机到整机制造再到机场运营的标的,根据《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混动、涡轴&涡桨产品”是通航装备产品谱系重要构成。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YLWZ-190发动机的优化改进工作,研究提高YLWZ-190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与相关单位合作,研究并组织实施了YLWZ-190发动机使用氨燃料的摸底试验方案;完成YLWZ-300发动机装配和试车,交付某单位完成与发电系统联调,发动机运行平稳;某型号成功竞得混动包项目,正在全力抓后续订单的配套及交付。公司研发的起飞重量600公斤的无人机经过一年半的试飞,圆满的完成了某项飞行任务,产品已接近定型状态;起飞重量1100公斤无人机配套300KW自研发动机,正在进行相关试飞工作。值得强调的是,公司地缘优势显著,安徽是我国第三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23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400亿元,已集聚亿航智能、时的科技、应流航空、零重力等企业300余家,2024年4月印发的《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指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800亿元。应流航空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多年,有望成长为安徽低空经济生态主导型企业。 投资建议:公司两机、核电等下游迎来景气,新产品进入放量周期,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看好公司盈利弹性的逐步显现;低空领域公司布局多年,在政策密集推动下,公司全产业链条及区域优势彰显,该业务有望复制两机业务成长路径,成为新的增长极。基于上半年业务开拓节奏,小幅下调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4.65和5.74亿元,对应EPS为0.54、0.69和0.85元,PE为18、14、12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1、新品研发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3、汇率变动风险。
明阳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5-08-04 29.21 -- -- 45.00 54.06%
45.00 54.0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4H1实现营收24.73亿元,同比+29.94%,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52.36%。其中24Q2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8/1.57亿元,同比+20.25%/+32.96%,环比+39.06%/+74.30%。 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受益全球能源转型。报告期内,新能源相关业务的亮眼表现推动了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公司24H1实现销售收入24.73亿元,同比+29.94%。 按行业分类,光伏行业线10.97亿元,同比+32%;风电行业线5.88亿元,同比+25%;储能行业线3.32亿元,同比+62%;数据中心行业线1.18亿元,同比+4%。按产品分类,箱式变电站16.07亿元,同比+23.45%;成套开关柜2.69亿元,同比-6.89%;变压器产品4.74亿元,同比+110.21%。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公司将持续受益。截至2024年7月,公司产品已符合IEEE、IEC等国际标准,并已获得中国CQC、美国UL、欧盟CE、欧洲DNV-GL认证等一系列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盈利能力提升,“海上+海外”布局加码。受益于公司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叠加自身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26%,同比+1.56pct。其中24Q2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3.40%/10.88%,同比分别+0.68/+0.95pct,环比+0.33/+2.20pct,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在具有先发优势的海上领域,公司研发出66kV预制式智能化海上升压系统、72.5kV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适配风机容量上升到812MW,汇集侧升压从35kV上升到66kV。出口方面,公司已初步建立起了“间接出海+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战略模式,加速海外市场布局,连续在国际市场的开关柜、变压器、光伏、储能等领域取得新订单、新突破,出口产品已覆盖东南亚、欧洲、北美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 研发投入加大,超前布局高电压大容量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研发投入0.89亿元,同比+47.00%。在光伏与储能领域,公司研发的一体化装置,具有优异的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光伏一体机单机容量可达6.8MW,储能一体机单机容量可达6MW,可以实现光伏/储能等应用场景全覆盖。公司研发出的66kV升压变压器、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已实现了批量应用,产品结构从中低压范畴延伸到高压范畴,110/220kV等高电压主变产品、110kV电压等级的GIS已实现小批量出货,252kV电压等级的GIS也开始投放市场。2024年1月,公司完成广东博瑞天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促进了公司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加快新能源升压站业务的推进。高电压大容量产品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级。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领先的新能源领域智能化配电设备提供商,聚焦于智能化输配电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抓住向数据中心、智能电网及特定领域延伸机会,已基本完成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市场转型,在海上新能源领域具备竞争优势。考虑到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加剧,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9、7.98和10.33亿元,对应EPS2.08、2.56和3.31元/股,对应PE14、11和9倍,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电网投资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3、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份额提升不及预期。
禾望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5-08-04 11.60 -- -- 13.45 15.95%
23.00 98.2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4年中报, 24H1实现营收 13.82亿元, 同比-10.34%; 归母净利润 1.55亿元, 同比-23.64%; 扣非归母净利润 1.63亿元, 同比-4.29%。 主营业务营收下降, Q2利润环比改善。 分业务来看, 公司 24H1新能源电控、 工程传动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10.51/2.03亿元, 同比-12.15%/-5.07%, 营收同比降低。 新能源电控/工程传动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5.69%/39.45%, 同比+8.04pct/-5.51pct,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有所修复。 其中 24Q2实现营收 8.33亿元, 同比-10.54%, 环比+51.88%; 归母净利润 0.99亿元, 同比-19.96%, 环比+79.63%; 扣非归母净利润 0.92亿元, 同比-20.24%, 环比+29.98%, Q2利润环比有明显改善。 研发投入提升, 风光储协同发展优势显著。 公司 24H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9.84%/4.93%/0.84%/11.66%, 同比+0.72/+0.50/+0.10/+3.75pct, 24H1研发费用 1.61亿元, 同比+32.28%,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确保公司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024H1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 2584万千瓦, 同比+12%, 光伏新增并网 1.02亿千瓦, 同比+31%, 风光发展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公司是为数不多具备风光储协同技术优势的厂商, 将持续受益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氢能领域加大布局, 海外市场实现新突破。 制氢领域, 公司是国内长期稳定运行的大功率 MW 级 IGBT 制氢电源的领先厂家, 有能力提供 500kW~20MW 的大功率IGBT 制氢电源产品, 并已在甘肃、 陕西、 云南等多地成功应用。 另外,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24H1公司实现海外收入 0.96亿元, 同比+49.77%, 实现毛利率47.83%, 同比+5.69pct; 其中 Q2海外实现收入 0.59亿元, 环比+58.59%。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已在国外荷兰、 巴西、 韩国、 土耳其、 越南、 巴基斯坦等多个服务基地设立遍布全球的服务点。 未来公司将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并继续加大对氢能市场的布局, 氢能市场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量。 投资建议: 公司在大功率变频领域技术领先, 在风电变流器、 光伏逆变器及制氢电源等领域多次引领行业突破, 具备风光储协同发展优势。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考虑到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加剧, 调整业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7、 5.98、 6.79亿元, 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11、 9、 8倍, 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1、 行业装机不及预期; 2、 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 3、 新品研发低于预期等。
欣旺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4 16.61 -- -- 17.18 3.43%
26.35 58.64%
详细
事件:2025-08-04,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H1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7~8.99亿元,同比增长75.00%~105.00%;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38~8.70亿元,同比增长99.79%~135.38%。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024H1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主要系市场营销力度加大,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提高所致。2024Q2归母净利润4.48~5.80亿元,同比-25.70%~-3.81%,环比+40.44%~+81.82%;扣非归母净利润4.59~5.91亿元,同比-25.61%~-4.21%,环比+64.52%~+111.83%。 AI大模型时代到来,消费电池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随着AI快速发展,AI、MR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广泛,带动智能硬件的更新换代。根据Canalys的最新研究,2024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88亿台,同比增长12%。其中,三星仍然是全球领导者,拥有18%的市场份额;苹果以1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小米以1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vivo以9%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传音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9%。随着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预计未来会给手机、电脑PC带来换机潮,进而带来消费电池销量的增加。 公司消费电池业务客户结构优秀,电芯自供率逐步提升。2023消费电池收入285.4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59.64%。手机电池方面,公司重点客户包括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内外主流智能手机厂商。笔记本电脑电池方面,公司已进入华为、联想、戴尔、惠普等一流制造商供应链。公司未来主要是在维持原有客户份额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不断提高电芯在客户端的占有率,提升电芯自供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产品利润率。其中,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锂威消费电芯主要为自供,大部分为内部交易,2023年锂威消费电芯收入实现了增长10%以上,随着公司消费类电芯自供率的提高对消费类产品毛利率也有提升。 动力电池发展潜力大。2023动力电池收入107.9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22.55%。 2022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2GWh,同比增长253.2%,排名前十,市占率1.8%、同比提升0.9pct。2023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0.5GWh,同比增长15.4%,排名第十,市占率为1.5%。SNE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约285.4GWh,同比增长23.0%。其中,公司装机量5.9Gwh,同比增长62.0%,排名第十,市占率为2.1%。公司动力电池的当前客户主要包括吉利、东风、理想、零跑、雷诺、日产等国内外头部车企及新兴造车新势力,同时公司还获得了沃尔沃、德国大众等客户定点。另外,公司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量产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代能量密300Wh/kg的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产品正处于中试开发阶段,其能量密度将达到400Wh/kg,预计将于今年年底装车验证;第一代能量密度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产品已实现小试,第二代全固态电池也在加紧开发中,全固态电池产线设计建设也在同步加速推进,计划2026年具备量产能力。 逐步完善海外布局。公司7月15日发布公告,将于越南设立越南锂威有限公司,并以自有资金投资建设越南锂威消费类锂电池工厂项目,进行消费类电芯、SiP和电池的生产,预计总投资额不超过20亿元。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服务国际客户,满足市场需求,拓展海外业务,优化公司全球生产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为消费电池Pack龙头企业,电芯自供率不断提升,预计将带动公司消费电池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叠加公司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业务快速推进中,公司有望持续快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20.1亿元和24.1亿元,对应的PE分别是19.0、15.5、12.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5-08-04 182.00 -- -- 186.00 2.20%
301.50 65.66%
详细
事件:公司7月26日发布中报,2024年中期实现营收1667.67亿元、同比-11.9%,归母净利润228.65亿元、同比+10.4%,扣非归母净利润200.54亿元、同比+14.2%。 2024Q2实现营收869.96亿元、同比-13.2%、环比+9.1%,归母净利润123.55亿元、同比+13.4%、环比+17.6%,扣非归母净利润108.07亿元、同比+10.8%、环比+16.9%。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公司上半年整体销量超过200GWh,二季度动力和储能电池整体销量近110GWh,其中储能电池占比超过20%。神行电池和麒麟电池今年开始大规模放量,全年来看,神行和麒麟电池在公司动力电池出货中占比30%~40%,未来出货比重会持续提升。2024H1公司其他收益53.64亿元、同比增长78.71%。 投资净收益20.77亿元、同比增长46.5%,主要系部分参股公司净利润提升相应增加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19.14亿元,主要系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计算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计算的减值准备。24H1末公司存货480.51亿元、同比下滑2%、环比增长9%,库存管理策略持续见效。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47.09亿元,同比增长20.6%、环比增长57.7%。此外,2024H1公司产能利用率65.33%,下半年排产和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预计会进一步提升。 主业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在动力电池领域,根据SNEResearch数据,公司2017至2023年连续7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7.5%,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仍排名全球第一。 在储能领域,根据SNEResearch数据,公司2021-2023年连续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1-6月,根据公司半年报援引数据,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 产品持续创新迭代。公司陆续推出了高镍三元电池、CTP结构、M3P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神行4C超充电池等创新技术及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成组效率、快充性能、安全性、成本等主要指标方面在业内持续领先。公司在固态电池等前沿研发领域深耕多年,率先发布了可应用在航空领域的凝聚态电池。今年4月发布的新产品神行PLUS是从材料到结构的系统性创新升级,产品与整车厂的研发端有一些比较深度的合作。从神行电池到神行PLUS电池,体现了渐进式的快速迭代。 储能领域,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较上一代产品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降低20%,可进一步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 海外业务保持增长。公司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了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2024年上半年,在欧洲的市场排名保持第一,未来增长潜力可期。目前,公司在欧洲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约35%。德国工厂在产能爬坡过程中,全年目标是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匈牙利工厂已完成部分厂房封顶及设备调试,相关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中。并且,匈牙利工厂采用了超级拉线,公司对产能规模动态规划,匈牙利扩产潜力较大。 投资建议: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龙头锂电池企业,在技术、规模等多方面均全球领先。考虑2024年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神行电池和麒麟电池等新产品快速放量,我们上调盈利预测,前次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9.03亿元、568.70亿元和665.20亿元,本次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12、579.66、644.92亿元,EPS分别为11.53、13.18、14.66元,P/E分别为16、14、13,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等。
英联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5-08-04 6.82 -- -- 7.14 4.69%
8.50 24.63%
详细
持续推进双主业协同发展。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产品是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的金属包装易开盖,是国内易开盖领域领跑者。2023年,成立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子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金属包装制品板块与复合集流体板块协同发展,落实“双主业”驱动战略。 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公司易开盖的产能将继续扩张,销量有望稳步增长,2017-2022年干粉易开盖、罐头易开盖和饮料易开盖销量的CAGR分别达到了20.6%、28.8%和43.1%。罐头、啤酒罐等在中国渗透率远低于全球,市场空间广阔。 复合集流体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复合铜箔主要优势:1)提升能量密度。以三元电芯、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分别为250wh/kg、200wh/kg为基准,若以复合箔材替代传统铜箔和铝箔,电芯能量密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以分别提高11.2%、8.8%;2)降低生产成本。物料成本理论下降幅度约65%和75%,在行业逐步成熟后将明显体现;3)提高电芯安全性。公司高举高打,复合箔材项目在2023-2026年预计投资30.89亿元,拟建设134条复合铜箔和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据公司测算,总项目达产后,年创收逾36亿元(含税)。 投资建议:在未来几年,公司将形成易开盖和复合箔材双主业运营。考虑到当前复合箔材产业化已经取得明显进步,我们认为复合铝箔将率先批量出货,公司作为行业内少有的同时布局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的公司,将率先受益。我们预期公司传统业务将恢复稳步增长,复合箔材业务将快速扩张,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预测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0.39、0.48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89.1、74.4、60.3,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复合箔材进展不及预期;快消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

妇科腺肌症是什么病 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超敏c反应蛋白是什么 72年属鼠是什么命 上火引起的喉咙痛吃什么药
肾结石有什么症状表现 心里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反将一军什么意思 吃什么降血脂最快 产检都检查什么项目
耍朋友是什么意思 一月十七是什么星座 实拍是什么意思 crayon是什么意思 大便羊屎粒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分泌物是褐色的 什么是血沉 脑震荡有什么症状 96年属于什么生肖 工装是什么
凌晨的凌是什么意思hcv7jop7ns4r.cn 36岁属什么hcv8jop8ns3r.cn 岭南是什么地方hcv8jop0ns3r.cn 褥疮用什么药最好hcv8jop4ns7r.cn 猫咪喜欢什么颜色travellingsim.com
木克什么mmeoe.com 把妹是什么意思hcv9jop5ns3r.cn 什么鸟不能飞liaochangning.com 什么是cosplayhcv8jop8ns4r.cn 孕早期不能吃什么520myf.com
禾加末念什么youbangsi.com 天池为什么没有鱼hcv9jop3ns3r.cn 十一月一号是什么星座hcv7jop9ns6r.cn 脾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9jop1ns6r.cn 低脂牛奶适合什么人喝hcv9jop1ns6r.cn
大腿酸软无力是什么原因hcv8jop6ns0r.cn 脸色暗沉发黑什么原因hcv9jop5ns2r.cn 什么是盆底肌hcv7jop4ns6r.cn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是什么原因hcv8jop3ns9r.cn 血冲脑是什么原因引起hcv9jop0ns9r.cn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