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熟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7.41
|
--
|
--
|
7.70
|
3.91% |
-- |
7.70
|
3.91% |
-- |
详细
业绩韧性较强,维持较好增长。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0.6亿元,同比增长10.1%(2025Q1,10.0%),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3.5%(2025Q1,13.8%),业绩增速平稳。 零售信贷需求依然疲软,同时公司也主动降速来夯实做小做散的根基。期末公司资产总额近4013亿元,贷款总额2515亿元(不含应计利息),较年初分别增长了9.5%和4.4%。其中,上半年合计新增信贷106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了约59亿元,信贷投放降速。我们判断,主要是公司个人经营贷信贷投放比例较高,上半年零售信贷需求疲软依然是行业共性;另一方面,公司也是在主动降低规模扩张速度,进一步夯实做小做散的发展根基。 加强存款成本管控,压降长期储蓄存款比例。期末公司存款余额3108亿元(不含应付利息),较年初增长了8.5%,低于去年同期14.0%的增速。面临信贷需求不足,债券市场波动加大的环境,公司降低高成本的长期限存款揽存力度,积极引导客户缩短存款期限同时加强财富管理营销,以寻求资产负债的平衡的同时降低存款成本,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考虑到公司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高,加上公司积极优化新增存款结构,我们判断存款成本的下降或能有效对冲贷款收益率的下行,净息差或趋于平稳。 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维持平稳,绝对水平优于同业。期末不良率0.76%,与3月末持平,较年初下降1bp。期末拨备覆盖率490%,与3月末持平,较年初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不良处置压力预期或在逐步改善。 投资建议: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4/52/62亿元的预测,对应同比增速为15.7%/18.1%/18.4%,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值为0.75x/0.66x/0.58x。公司微贷依然承压,但市场已经有充分的预期。公司小微模式竞争力强,且网点在江苏布局比较全面,加上村镇银行进一步打开其省外扩张空间,中长期成长性好于同业,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长沙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0.48
|
--
|
--
|
10.69
|
2.00% |
-- |
10.69
|
2.00% |
-- |
详细
公司约0.6xPB估值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目前低估值反映的市场对其资产质量的担忧可能过度。 一是,公司零售贷款占比处在上市城商行较高水平,零售不良压力较大是现实困境,但市场担忧可能过度。零售贷款中消费贷和个人经营贷不良暴露延续是行业共性,公司积极应对,加大零售不良确认处置,同时积极调整零售信贷投放,零售存量不良出清只是时间问题。市场对于公司零售信贷不良的过度担忧来源于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县域市场,认为客群资质下沉后不良压力会更大。但现实是,公司县域贷款中约五成是涉及政务类的信贷,零售信贷比重或不足35%,且零售信贷中按揭比例可能超过了35%。并且长沙银行县域金融竞争力强,客群比较优质,在公司2024年度股东会上,行长张曼透露长沙银行县域的不良率只有0.55%。 二是,三阶段减值贷款未全部归入不良。对于不良确认问题,关注后续确认和处置标准。另外,公司自身也具备消化的能力,我们判断不会对公司长期经营带来冲击。 “扎根县域+零售客群庞大+低成本稳定存款”是核心竞争力,公司政务基本盘牢固,大零售具有高增长潜力。 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伴随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县域金融大有可为。2022年公司将县域金融定为“一号工程“,在湖南省86个县实现了网点全覆盖,20222024年县域贷款年均复合增速为21.4%,高于贷款总额13.8%的增速。2024年末县域贷款份额达到36.9%,2022-2024年新增贷款中50.6%投向县域。 政务类基本盘牢固,零售业务短期承压,但客群基础扎实,长期视角依然是规模扩张的重要引擎。2024年末公司信贷结构重,政务类信贷(35.9%)、个人贷款(34.8%)、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14.8%),零售信贷份额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较高。2024年末公司零售客群超1844万户,长期视角具备高增长潜力。 长沙市以外区域业务高增,成长空间广阔。2024年长沙市以外的湖南区域份额为50.8%,较2019年末提高了17.5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低估值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买入一个经济复苏的看涨期权,符合巴菲特“捡烟蒂”(短期)+“优质公司”(中长期)的投资理念,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我们判断,当前PB估值在0.6x左右银行中,长沙银行是基本面相对较好的标的,中长期具备高增长潜力。资产荒环境下,银行“低估值+ROE确定性高+分红稳定”依然具有竞争力,伴随银行板块估值中枢抬升,长沙银行具备补涨逻辑。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不良暴露超市场预期。
|
|
|
杭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6.11
|
--
|
--
|
17.85
|
8.97% |
|
17.56
|
9.00% |
-- |
详细
事项:2025-08-04晚间,杭州银行公告:公司股票自2025-08-04至2025-08-04期间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杭银转债”当期转股价格11.35元/股的130%(含130%,即不低于14.76元/股),根据《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相关约定,已触发“杭银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 评论:夯实资本,优质高成长银行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1%,杭银转债未转股余额为106.37亿元。据此测算未转股余额完成转股后可提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83个百分点,资本进一步夯实,规模高增有望延续。 公司信贷延续高成长,资产质量优质,拨备覆盖率排在上市银行首位。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2%,较2024年增速下降了7.4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3%,较2024年增速下降了0.8个百分点。营收增速下降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拖累,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了6.8%。信贷延续了高增态势,期末总资产2.22万亿元,贷款总额1.00万亿元,存款总额为1.35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5.2、6.2%和6.0%。其中,对公贷款(不含贴现)较年初增长了11.7%,大零售贷款较年初下降了1.3%,期末零售贷款占贷款总额的30.3%。 期末不良率0.76%,与年初持平,处在上市银行前列;关注类0.54%,逾期率0.69%,逾期90+贷款率为0.46%,均处在低位,资产质量优质。2024年公司大幅核销55亿元,进一步做实资产质量。期末,公司期末拨备覆盖率降至530%,排在上市银行首位,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投资建议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对于杭州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高成长属性价值彰显;同时,伴随贸易冲击逐步显现,逆周期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以杭州银行外代表的城投占比较高的银行也有望进一步受益,因此公司具备短期催化和中长期高成长优质标的双重逻辑,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整体而言,“低利率环境+保险/ETF增量资金+公募持仓调整”环境下ROE稳定且高分红的银行具备不错的配置的价值,下半年以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和成都银行为代表的受益逆周期政策加码的优质城商行有望跑出超额收益;同时,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等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个股也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加剧超市场预期,导致经济复苏缓慢,信贷扩张和资产质量下行拖累业绩增长。
|
|
|
招商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39.91
|
--
|
--
|
45.38
|
8.98% |
|
46.54
|
16.61% |
|
详细
业绩小幅负增。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837.5亿元, 同比下降 3.1%, 归母净利润 372.9亿元, 同比下降 2.1%。 年化后 ROAA 和 ROAE 分别为 1.21%和14.13%, 同比分别下降 0.14个和 1.95个百分点。 净利息收入增速转正, 其他非息收入下降拖累营收。 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 1.9%, 较 2024年全年增速提升了 3.5个百分点; 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 2.5%,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 22.2%, 主要是金融投资公允价值下降。 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 规模扩张稳健。 公司披露的净息差 1.91%, 同比下降11bps, 环比下降 3bps。 其中,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 44bps, 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 54bps; 负债端, 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达到 50.5%, 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 34bps, 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 36bps。 期末资产总额 12.53万亿元, 贷款总额 7.13万亿元, 存款总额 9.32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了3.1%、 3.4%和 2.5%, 零售信贷需求复苏缓慢。 客群优势依然是公司最重要护城河, 财富管理手续费实现较好增长。 期末管理零售 AUM 达 15.5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 4.3%。 零售客户 2.12亿户, 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 547.47万户, 私人银行客户 17.66万户, 较年初分别增长 0.95%、 4.56%和 4.43%, 客群结构优化。 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佣金净收入 67.83亿元, 同比增长 10.5%, 占营收总额的 8.1%; 其中, 代销理财、 代理基金、 代理信托和代理证券交易收入均实现了不错增长, 但代理保险收入同比下降 27.7%。 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26.1亿元, 同比下降 16.6%。 资产质量稳健, 拨备覆盖率稳定在高位。 期末不良率 0.94%, 较年初下降 1bp; 逾期率 1.38%, 关注率 1.36%, 较年初分别提升了 5bps 和 7bps。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了 10.02%, 其中贷款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 2.7%, 非信贷资产计提转回了约 8亿元。 期末拨备覆盖率 410%, 较年初下降了 1.9个百分点。 公司口径下, 一季度新生成不良中 60%来自于信用卡贷款、 34%来自于其他零售贷款。 公司积极优化信贷投放, 信用卡余额较年初下降了 3.3%。 测算的信用卡贷款和零售贷款(不包含信用卡)年化不良生成率分别为4.29%和1.75%,较行业依然处在较好水平, 反映了公司客群资质优异, 风控严格。 投资建议: 维持 2025-2027年净利润 1508/1581/1691亿元的预测, 对应同比 增 速 为 1.6%/4.9%/7.0% 。 当 前 股 价 对 应 2025-2027PB 值 为0.92x/0.85x/0.78x,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杭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4.50
|
--
|
--
|
16.44
|
13.38% |
|
17.56
|
21.10% |
|
详细
公司降低拨备维持业绩高增,拨备覆盖率依然处在同业前列。公司此前已披露业绩快报,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9.78亿元,同比增长2.22%,较2024年增速下降了7.4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60.21亿元,同比增长17.3%,较2024年增速下降了0.8个百分点。营收增速承压下,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了56.9%,期末拨备覆盖率降至530%,较年初下降了11.4个百分点,处在同业前列,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营收增速放缓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下降拖累,净利息收入增速稳健。202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6.8%,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22.2%,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8%;其中,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22亿元,去年同期实现收益5亿元,是拖累营收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 信贷延续高增,关注资本补充节奏。公司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速较2024年增速提升了约2.5个百分点,预计主要来自于规模扩张提速,净息差延续收窄趋势,但降幅有限,去年下半年已经有逐步企稳迹象。期末总资产2.22万亿元,贷款总额1.00万亿元,存款总额为1.35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5.2、6.2%和6.0%。其中,对公贷款(不含贴现)较年初增长了11.7%,大零售贷款较年初下降了1.3%,期末零售贷款占贷款总额的30.3%。其中,大零售板块中,小微金融条线信贷和零售金融条线信贷分别占约50%,零售金融条线中按揭占到了约73%。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1%,关注后续资本补充节奏。 资产质量优异。期末不良率0.76%,与年初持平;关注类0.54%,较年初下降了约1bp;逾期率0.69%,逾期90+贷款率为0.46%,较年初分别提升了14bps和4bps,虽然有所提升但仍处在低位。经济复苏缓慢,零售信贷不良暴露是行业共性,公司零售金融条线贷款期末不良率仅0.37%,资产质量优质。后续重点关注小微金融条线贷款资产质量走向,2024年公司核销规模大幅提升至55亿元,持续坐实资产质量,预计不良压力已经有所缓解。 投资建议:公司治理机制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规模持续高增,且资产质量优异,预计业绩继续维持高增,在行业业绩承压的大环境下,高成长稀缺性溢价有望提升。我们维持净利润预测不变,2025-2027年实现净利润204/244/28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0.3%/19.6%/17.0%。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值为0.75x/0.65x/0.56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常熟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6.40
|
--
|
--
|
7.96
|
9.64% |
|
7.74
|
20.94% |
|
详细
业绩实现较好增长。公司此前已披露业绩快报,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9.71亿元,同比增长10.0%,归母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长13.8%。 非息收入高增带来营收实现10%的增长。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0.9%,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2.0%,非息收入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2.0%。其中,实现手续费净收入0.7亿元,去年同期仅为0.1亿元,主要是公司代理贵金属和保险等手续费大幅增长;其他非息收入合计为5.8亿元,同比增长了48.8%,主要是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高增,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负。 净息差同比降幅扩大,存款成本管控效果明显。公司披露的净息差为2.61%,同比收窄22bps,较2024全年收窄10bps,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压力较大是行业共性。同时,由于公司高利率的微贷占比下降,也拖累贷款收益率进一步下行,期末贷款收益率为5.42%,较年初下降了21bps。资产端承压情况下,公司持续加强存款成本管控,期末活期存款占比为19.2%,较年初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中两年期及以下占比为50.7%,较年初提升了3.7个百分点。期末存款成本率为2.01%,较年初下降了19bps,存贷利差基本保持稳定。 零售贷款需求依然疲软。期末资产总额3890亿元,贷款总额2496亿元,存款总额3090亿元(存贷款均不含应计利息),较年初分别增长了6.6%、3.6%和7.9%,贷款增速放缓。一季度新增信贷87.8亿元,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票据贴现分别新增约65.5亿元、3.3亿元和19.0亿元,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新增约3.2万亿元。个人贷款投放持续承压,一方面是零售信贷需求依然疲软,另一方面是公司更加注重优质客群筛选,主动降低规模扩张。 不良率低位,拨备覆盖率依然处在同业前列。期末不良率0.76%,较年初下降1bp。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3.4%,但期末拨备覆盖率降至490%,较年初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我们判断一季度依然在大力度核销处置不良。 投资建议: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4/52/62亿元的预测,对应同比增速为15.7%/18.1%/18.4%,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值为0.68x/0.60x/0.52x。当前经济复苏缓慢,微贷阶段性承压。但继续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公司小微模式竞争力强,且网点在江苏布局比较全面,加上村镇银行进一步打开其省外扩张空间,未来公司的成长性明显好于同业,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杭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4.46
|
--
|
--
|
15.64
|
8.16% |
|
17.85
|
23.44% |
|
详细
营收增速提升,业绩维持高增。公司此前已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收383.8亿元,同比增长9.6%,较前三季度同比增速提升了5.7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169.8亿元,同比增长18.1%,继续维持高增。公司2024年ROAE为16.00%,同比提升0.4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处于同业前列。 四季度营收增速大幅提升主要来自于其他非息收入高增。2024年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0.2%,其中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8.0%,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增35.3%,受益于利率大幅下行。2024年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占营收比重为26.6%,同比提升了5.1个百分点。 净息差企稳,存贷均实现高增。2024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4%,净息差1.41%,较上半年下降1bp。期末总资产2.1万亿元,总贷款0.94万亿元,存款总额为1.27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4.7%、16.2%和21.8%。其中,对公贷款和个人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19.9%和9.2%,在行业零售承压环境下,公司个人贷款仍实现了较好扩张,一方面得益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达,更重要的是公司持续深耕杭州以及积极拓展杭州市以外区域,客群优势明显。 公司加大不良处置力度,零售资产质量阶段性承压是行业共性。期末不良率0.76%,与9月末持平,逾期率0.55%,较6月末下降了15bps,主要是公司加大了核销力度。2024年核销转出约55亿元,同比多核销了30亿元。测算的加回核销后的不良生成率为0.80%,同比提升了35bps。不良暴露主要集中在零售领域,期末个人贷款不良率0.77%,较年初提升了18bps,公司贷款不良率0.75%,较年初下降了9bps。 拨备覆盖率处在高位,业绩高增确定性高。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了7.7%,主要是金融投资转回信用减值损失15.21亿元,贷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4.8亿元,同比增长了55%,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力度。期末拨备覆盖率541.45%,较9月末下降1.8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了20.0个百分点,不过依然处在高位,未来反哺利润增长的空间充足。 投资建议:公司治理机制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规模持续高增,且资产质量优异,预计业绩继续维持高增,在行业业绩承压的大环境下,高成长稀缺性溢价有望提升。我们维持净利润预测不变,2025-2027年实现净利润204/244/28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0.3%/19.6%/17.0%。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值为0.73x/0.63x/0.54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建设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8.56
|
--
|
--
|
9.33
|
9.00% |
|
9.90
|
15.65% |
|
详细
四季度营收业绩增速均回升。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7601.51亿元(YoY,-2.54%),归母净利润3355.77亿元(YoY,+0.88%)。结合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30%,利润同比增长0.13%,四季度营收业绩增速均回升。公司2024年加权平均ROE为10.69%,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 规模扩张放缓,对公及票据起主要拉动作用。公司2024年总资产同比增长5.86%至40.57万亿元。其中,存款、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73%、8.33%。2024年新增信贷投放19827亿元,分项来看,对公/个人/票据贷款分别增长8.95%/47.70%/2.38%,对公端及票据起到主要拉动作用。结合公司2022年、2023年分别新增信贷投放23860亿元、26608亿元,2024年新增信贷有所放缓。投向层面,“五篇大文章”相关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维持高增。 净息差降幅边际收窄,净利息收入增速边际回升。公司2024年净息差1.51%,同比下降19bps,较前三季度下降1bp,四季度降幅边际收窄。资产端,2024年生息资产收益率、贷款收益率分别为3.18%、3.34%,分别较2023年下降27bps、48bps,较上半年下降9bps、21bps。负债端,2024年付息负债成本率、存款成本率分别为1.85%、1.65%,分别较2023年下降10bps、12bps,较上半年均下降7bps,公司负债端持续优化,缓解息差下行压力。2024年受净息差收窄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43%,前三季度该项同比下降5.89%,四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速边际回升。 非息收入稳定增长,投资收益贡献较大。2024年公司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5.09%,占营业收入的21.36%,较上年占比提升1.55pcts。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9.35%,中收持续承压;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0.56%,其中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速亮眼。 不良率稳中有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公司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4%,较前三季度下降1bp;关注率1.89%,较上半年下降18bps;拨备覆盖率233.60%,较前三季度下降3.34pct。公司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投资建议:公司基本面稳定,我们结合LPR下调等因素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并将其前推一年,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433/3534/3688亿元(前期2025/2026年预测值3667/390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3%/2.9%/4.4%;摊薄EPS为1.36/1.40/1.4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6.6/6.4/6.1x,PB为0.65/0.61/0.57x,首次覆盖给于“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宁波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25.64
|
--
|
--
|
26.09
|
1.76% |
|
26.74
|
4.29% |
|
详细
宁波银行披露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8.2%,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6.2%,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6%。 资产规模增长仍然较快。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3.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3%,保持较为稳定且较快的扩张速度。其中年末贷款总额1.4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8%,年末存款总额1.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2%,存贷款增长均较好。公司2024年末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23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 营收增速略微回升,归母净利润增速小幅回落。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三季报回升0.7个百分点,增速略微回升;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三季报降低0.8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回落。公司2024年实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6%,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不良率稳定,拨备覆盖率下滑。截至2024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76%,较上年末和三季度末均持平;2024年末公司拨备覆盖率389%,较上年末下降72个百分点,环比三季度末降低1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不良率保持平稳,归母净利润增速略有下降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还有所下滑,意味着公司的资产质量仍面临一定压力,不过公司目前拨备覆盖率仍然较高,有助于维持未来净利润的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快报数据显示的整体表现较为稳定,与三季报相比变化不大,目前公司拨备覆盖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有助于维持业绩增长的稳定性。由于快报信息有限,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74/295/319亿元,同比增速7.3%/7.7%/8.1%;摊薄EPS为4.03/4.35/4.7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6.4/5.9/5.5x,PB为0.85/0.76/0.68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走弱可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快报数据可能与最终定期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
|
|
|
杭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4.75
|
--
|
--
|
14.92
|
1.15% |
|
15.00
|
1.69% |
|
详细
业绩维持高增。公司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收383.8亿元,同比增长9.6%,较前三季度同比增速提升5.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9.8亿元,同比增长18.1%,较前三季度同比增速略下降0.5个百分点,继续维持高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00%,同比提高0.43个百分点。 营收增速大幅提升。我们认为主要贡献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带来净利息收入增速较前三季度有所提升;二是市场利率下行带来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提升。我们判断四季度公司净息差大概率已经接近企稳,一方面受益于贷款利率降幅收窄,另一方面得益于存款成本的下降。 区域优势明显,存贷均实现高增。期末资产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较前三季度同比增速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期末贷款余额0.9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2%;期末存款余额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1.7%。 公司存贷款均实现了大幅扩张,这得益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达,公司深耕杭州以及积极拓展杭州市以外区域。 资产质量优异,拨备覆盖率高位。期末不良率0.76%,较9月末持平,持续处在低位,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72.74%和55.61%,分别较上年末下降9.79个和2.55个百分点,公司资产质量优异,不良认定严格。拨备计提上,期末拨备覆盖率541.45%,较9月末下降1.8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了20.0个百分点,不过依然处在高位,未来反哺利润增长的空间充足。 近日新华保险接手杭州银行股份也彰显了公司具备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1月24日杭州银行公告称,新华保险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296亿股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新华保险持有杭州银行的股份数量将占杭州银行股本总额的5.87%。 投资建议:公司区域经济优势明显,规模持续高增,且资产质量优异,预计业绩继续维持高增。由于业绩快报披露数据有限,我们暂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209/244亿元的预测,对应同比增速为20.1%/16.6%。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值为4.2x/3.6x,PB值为0.70x/0.61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农业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4.62
|
--
|
--
|
4.87
|
2.96% |
|
5.32
|
15.15% |
|
详细
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02亿元,同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2144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45%和5.88%。前三季度加权年化平均ROE为10.7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净息差较上半年持平,其他非息收入高增。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较上半年增速提升了0.9个百分点。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7%,占营收比重为19.0%,占比较上半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7.6%,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4%,主要由债券投资收益等贡献。一方面得益于债券市场表现较好,另一方面是公司加大了金融投资力度,期末金融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18.2%。 公司披露的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45%,同比下降17bps,较上半年持平。我们判断公司净息差企稳既受益于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放缓,又受益于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三季度存在明显的票据冲量行为,县域金融保持较好增长。期末资产总额43.5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3%,贷款总额24.6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9.17%,维持了较好扩张。但三季度票据冲量比较明显,三季度境内贷款新增约3009亿元,其中票据贴现新增2086亿元,对公贷款下降73亿元,个人贷款新增996亿元。三季度银行信贷需求相对比较疲软,但伴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我们预计信贷需求也将逐步改善。 期末县域金融贷款余额9.73万亿元,存款余额12.94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0.9%和4.9%,均高于集团整体增速。 不良率持平,拨备覆盖率在对标行保持前列。期末不良率1.32%,较6月末持平,较年初下降1bp,资产质量稳健。期末拨备覆盖率302%,较6月末下降了1.6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经营稳健,净息差率先企稳,且资产质量稳健。我们维持2024-2026年净利润2795/2945/3120亿元的预测,对应同比增速为3.8%/5.3%/6.0%。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B值为0.64x/0.59x/0.55x,PE为6.0x/5.7x/5.4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瑞丰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5.12
|
--
|
--
|
5.84
|
14.06% |
|
5.95
|
16.21% |
|
详细
业绩继续保持高增。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3.22亿元(YoY,+14.67%) ,归母净利润 14.42亿元(YoY,+14.57%) 。 其中, 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14.30%和 13.46%。 前三季度年化加权平均 ROE 为11.13%, 同比提升 0.32个百分点。 净息差降幅收窄, 贷款投放边际改善。 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3%, 较上半年 2.4%的降幅有所收窄。 价格上, 前三季度公司披露的净息差1.52%,同比下降 23bps(上半年净息差同比收窄 32bps),较上半年下降 2bps,降幅明显收窄。 规模上, 期末资产总额 2113亿元, 贷款总额 1250亿元, 存款总额 157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7.3%、 9.8%和 8.2%。 相较于二季度, 三季度贷款投放速度有所提升。 公司金融投资规模今年整体保持稳定, 期末贷款净额占资产总额的 57.4%, 较年初提升了 1.4个百分点。 非息收入继续保持高增。前三季度实现非息收入 10.4亿元,同比增长 77.9%,占营业收入的 31.3%, 较上半年提高了 1.1个百分点。 其中, 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为 10.0亿元, 同比增长 73%。 资产质量稳定, 加大拨备计提力度。 期末不良率 0.97%, 关注率 1.56%, 均与 6月末持平, 资产质量稳健。 但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 前三季度信用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同比高增 47.9%, 期末拨备覆盖率 330%, 较 6月末提升了 6.2个百分点, 较年初提升了 25.8个百分点。 我们计算的前三季度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了 22.2%, 同时抵扣和税收优惠等因素带来当期所得税费用为-0.55亿元(去年同期为 0.32亿元) , 也对净利润有一个明显提振,因此公司加大拨备计提平滑利润增速, 进一步增厚安全垫。 投资建议: 公司越城区和义乌区信贷投放空间广阔, 同时通过积极参股收购实现空间拓源。公司经营区域经济和体制优势突出, 静待小微领域市场回暖。 我们维持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19.4/21.9/25.1亿元的预测, 对应同比增 速 为 12.1%/12.9%/14.9% 。 当 前 股 价 对 应 2024-2026年 PE 值 为5.2x/4.6x/4.0x, PB 值为 0.55x/0.50x/0.45x, 估值处在低位,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招商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38.60
|
--
|
--
|
39.85
|
3.24% |
|
41.16
|
6.63% |
|
详细
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增速转正。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27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1132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公司年化ROAA和ROAE分别为1.33%和15.38%,同比分别下降0.13个和2.00个百分点。 净息差较上半年仅下降1bp,信贷投放依然偏弱。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1%,较上半年降幅收窄了1.1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净息差降幅收窄。 公司披露的前三季度净息差1.99%,同比下降20bps,较上半年下降1bp。其中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97%,较二季度下降2bps,低于二季度单季3bps降幅。其中,贷款收益率下降幅度持续放缓,三季度贷款收益率3.91%,较二季度下降5bps,低于二季度单季9bps降幅。存款成本率延续下降态势,三季度单季存款成本率1.58%,较二季度下降了4bps。 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1.65万亿元,贷款总额6.50万亿元,存款总额8.73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了5.7%、3.8%和7.1%。信贷投放依然偏弱,与行业趋势一致。 手续费收入依然承压,投资收益保持较好增长。上半年非息收入同比下降2.6%,其中手续费净收入下降了16.9%,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8.2%,主要是债券和基金投资的收益增加。手续费收入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27.6%,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2%。但近期政策持续发力,资本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我们判断财富管理业务也有望迎来困境反转。公司作为大财富管理业务领先者,也将充分受益。 资产质量稳健,信用成本平稳。期末不良率0.94%,较6月末持平,披露的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公司口径)1.02%,同比下降1bp,其中不良贷款生成主要来自于零售贷款,对公贷款不良生成额同比已有所下降。期末关注率1.30%,较6月末提升6bps;逾期率1.36%,较6月末下降6bps。整体来看,公司资产质量稳健。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了8.5%,期末拨备覆盖率432%,较6月末下降2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大零售业务优势领先同业,静待大零售业务回暖。我们维持2024-2026年净利润至1473/1535/165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0.5%/4.2%/7.6%。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值为6.7x/6.5x/6.0x,PB值为0.94x/0.85x/0.78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常熟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7.22
|
--
|
--
|
7.76
|
7.48% |
|
7.85
|
8.73% |
|
详细
业绩维持较好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83.70亿元(YoY,+11.3%) ,归母净利润 29.76亿元(YoY,+18.2%) , 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12.0%和 19.6%, 业绩仍保持较好增长。 微贷需求疲软, 静待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 期末资产总额 3627亿元, 较年初增长 8.5%, 较 6月末下降了 1.2%, 主要是金融投资类资产阶段性有所下降。 其中期末贷款总额为 2396亿元, 较年初增长了 7.8%, 较 6月末仅增长0.3%。 三季度单季贷款新增约 7.5亿元, 其中零售贷款压降了 16.1亿元,企业贷款和票据贴现分别新增约 5.0亿元和 18.6亿元。 微贷目前压力较大,但 9月下旬以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 伴随经济的稳步向好, 微贷需求也将有所改善。 公司作为微贷领域龙头, 将充分受益于微贷复苏。 净息差继续小幅收窄, 积极优化存款结构。 公司披露的前三季度净息差2.75%, 同比收窄 21bps, 较上半年收窄 4bps, 主要是贷款收益率下降拖累。 资产端, 信贷需求疲软环境下新发放贷款利率仍面临下行压力, 并且由于高收益零售贷款比重下降, 预计公司贷款收益率下降幅度仍比较大。 负债端,预计存款成本持续下行, 主要受益存款挂牌利率调降; 同时, 公司积极优化存款结构, 三年期及以上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为 38.1%, 占储蓄存款的比重为 53.8%, 较年初分别下降了 1.6个和 3.1个百分点。 不良率依然处在低位, 关注类贷款比例延续上行态势。 9月末不良率 0.77%,较 6月末上行 1bp, 不良率依然处在低位。 期末关注类贷款比例 1.52%, 较 6月末提升了 16bps, 较年初提升了 35bps。 个体工商户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经济复苏持续不及预期之下, 关注类贷款比例有所提升也比较正常。 公司不良认定一直比较严格, 且风险管控能力比较强, 伴随经济的稳步复苏, 我们判断微贷资产质量压力也将缓解。 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 528%, 较 6月末减少了约 10.4个百分点, 但依然处在行业前列。 投资建议: 公司微贷模式优异, 伴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 经济稳步向好,微贷业务有望迎来拐点。 维持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39/46/56亿元的预测, 对应同比增速为 19.0%/17.5%/22.1%。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值为 5.5x/4.7x/3.9x, PB 值为 0.75x/0.66x/0.58x,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
|
杭州银行
|
银行和金融服务
|
2025-08-04
|
13.95
|
--
|
--
|
14.31
|
2.58% |
|
14.91
|
6.88% |
|
详细
业绩增速略有放缓。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84.9亿元, 同比增长 3.87%,归母净利润 138.7亿元, 同比增长 18.63%。 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0.8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5.10%, 增速较上半年均有所放缓。 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主要受非息收入下降拖累。 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 3.9%,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3.9%, 三季度单季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1.0%, 非息收入同比下降 16.2%。 其中,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延续小幅下降态势, 同时受市场波动加剧等影响, 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三季度单季同比下降约 20%。 规模维持较好扩张, 预计净息差趋于稳定。 期末资产总额 2.0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 9.58%, 贷款总额 0.9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 12.77%, 其中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了 15.8%和 7.0%。 在行业信贷需求较弱的环境下, 公司对公和零售信贷仍实现了较好扩张。这得益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达,公司深耕杭州区域的同时, 积极加大杭州市以外区域信贷扩张。 在规模稳步扩张的情况下, 三季度单季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了 11.0%, 我们预计公司净息差大概率已经趋于平稳, 净息差同比收窄拖累效应有所减弱。 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的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年化净息差为 1.29%, 与上半年基本持平。 资产质量优异, 拨备反哺利润空间充足。 期末不良率 0.76%, 较 6月末持平; 关注率 0.59%, 较 6月末提升了 6bps, 都处在低位。 拨备计提上, 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 27.5%, 但期末拨备覆盖率 543%, 较 6月末下降 2个百分点, 稳定在高位。 我们认为公司信贷资产风险减值计提力度保持稳定,但金融投资等非信贷资产资产损失大幅下降。 投资建议: 公司区域经济优势明显, 规模持续保持较好增长, 资产质量优异,业绩处在同业前列。 我们维持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174/209/244亿元的预测, 对应同比增速为 21.1%/20.1%/16.6%。 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值为 4.9x/4.1x/3.5x, PB 值为 0.79x/0.68x/0.59x,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会拖累公司净息差和资产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