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翔集成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5
|
36.05
|
42.08
|
11.97%
|
38.21
|
5.99% |
-- |
38.21
|
5.99% |
-- |
详细
业绩短期承压, 后续增长动能明确。 受重大项目确认节奏波动的影响,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 16.8亿元, 同比-41%,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1亿元, 同比-32%。 其中 Q2实现营收 8.5亿元, 同比-52%, 净利润 0.79亿元, 同比-34%。收入与利润短期承压主要系上年同期联电新加坡项目集中施工, 而本期新项目尚处准备阶段所致。 联电新加坡项目收入确认完毕, VSMC 项目有序衔接。 2025H1公司新加坡市场收入 9.87亿元, 同比-18.1%, 收入占比 58%。 推算联电项目剩余收入已经于上半年确认完毕, 新加坡 VSMC 项目开始初步贡献收入。 受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影响, 国内市场收入 6.56亿元, 同比-60.4%。 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汇兑损失产生短期扰动。 2025H1公司毛利率提升至16.9%, 同比提升 5.9pct, 净利率 9.56%, 同比提升 1.2pct。 2025H1财务费用为 0.21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 0.48亿元, 对利润产生较大扰动。 财务费用的大幅上升主要源于新加坡分公司持有的美元定期存款, 因美元对新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预收款保障未来收入确定性, 拟派发中期分红。 公司 2025H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8.8亿元, 收现比达到 145%, 主因公司收到较多预收款, 在手合同负债余额达 11.0亿元, 显著高于 2023年联电新加坡项目启动初期水平。 由于重大项目收入确认前已提前锁定大量预收款, 回款安全垫充足, 后续收入加速兑现亦具备较强确定性。 公司拟派发中期分红, 分红总额 2.13亿元, 股利支付率 133%。 充沛现金流与低资本开支支撑高分红持续性, 当前年化股息率约 5.5%。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全球半导体产业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供应链加速向东南亚转移, 新加坡凭借政治中立及关税优势成为半导体企业避险首选。 亚翔集成作为半导体洁净室工程龙头, 依托母公司资源接连斩获新加坡重大半导体厂务订单。 当前新加坡半导体产能建设需求旺盛, 公司有望持续获取海外重大项目订单, 而当前市场低估其海外业务持续性, 未来估值修复空间可观。 预测公司 2025-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4.77/8.16/7.13亿 元 , 每 股 收 益 2.24/3.83/3.34元 , 同 比-25.0%/+71.1%/-12.7%。
|
|
|
亚翔集成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5
|
35.30
|
--
|
--
|
38.98
|
10.42% |
-- |
38.98
|
10.42% |
-- |
详细
新加坡是全球半导体产能迁移浪潮中的避险首选,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半导体是高技术产业,是各国科技竞赛的主战场,处在大国博弈漩涡之中。由于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各国政府和半导体厂商更加重视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性。受美国对华芯片技术封锁的影响,中国芯片供给风险抬升,全球半导体投资加速流向东南亚地区以寻求中国的产能替代。而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的中心位置,其政治中立性凸显避险价值。并且,新加坡长期对美逆差,在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中仅被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远低于其他东南亚国家。跨国半导体企业为了规避未来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原本规划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将优先考虑落地新加坡。 亚翔集成技术工艺领先,连续在新加坡斩获重大半导体工程订单。亚翔集成是半导体洁净室系统集成工程专业服务商,与台湾母公司共享客户资源和工艺技术能力,借助台资半导体厂商的海外投资项目积累相关建设经验,持续深化海外布局。过去三年公司连续斩获联电(UMC)新加坡12寸晶圆厂项目、VSMC新加坡12寸晶圆厂项目等重大海外订单,推动公司整体新签订单大幅增长。站在当前时点观察,公司承接的项目均有后续扩建计划,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新加坡半导体产能扩建需求仍然旺盛,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新加坡市场持续获取重大项目订单。 估值显著低于同业,海外业务有望迎来重估。亚翔集成估值水平显著低于同业可比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长并未带动估值提升,我们认为主要源于市场认为后续海外大型晶圆制造项目落地节奏以及公司未来能否持续拿到大订单均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并未在公司海外大订单连续的假设下给予公司海外业务相应的估值。而我们认为公司海外业务具有连续性,未来的估值空间主要来源于海外业务的估值重塑。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近期再度斩获海外大订单,重大项目预计将于未来2年集中结转为收入,故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77/8.16/7.13亿元(前值4.78/6.37/7.32亿元),每股收益2.24/3.83/3.34元(前值2.24/2.98/3.43元),同比-25.0%/+71.1%/-12.7%。综合绝对估值法与相对估值法,得到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42.08-48.14元,对应公司总市值90-103亿元,较当前股价有20%-37%的空间。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工程管理与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中国台湾地区法律法规变化等风险。
|
|
|
中国国贸
|
房地产业
|
2025-08-05
|
20.75
|
--
|
--
|
21.35
|
2.89% |
|
21.35
|
2.89% |
-- |
详细
公司坐拥首都核心地段商业地产。随着地产销售量价持续低迷,A股房地产开发商整体进入亏损状态,但房地产经营商业绩表现相对平稳。公司作为最早上市的房地产经营企业之一,基于北京CBD国贸中心开展投资性物业出租管理及酒店经营业务,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保持80.65%。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国贸中心已建设成为占地面积17万㎡、总建筑规模112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商务中心。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9亿元,其中写字楼、商城、公寓、酒店和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9%、33%、5%、13%、10%。 物业定位高端,经营优势明显。自2020年以来,公司各投资性物业可出租面积并未发生增减,但写字楼收入基本平稳,而商城和公寓的收入稳中有升。 不同业务的收入变化主要源于各业务租金单价和出租率的趋势差异。写字楼的租金单价和出租率均保持平稳状态,经营表现优于北京甲级写字楼整体,主要得益于优质资产和经营能力的双重加持。商城定位重奢租金单价较高,销售额排名全国前五,且出租率始终保持高位。公寓租金单价虽然略有下降,但出租率自全面改造升级完成后持续改善。酒店此前经营波动主要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目前毛利率已转正。其他业务表现与大类趋同。 财务状况良好,分红持续性佳。2019年以来虽有疫情扰动,公司营收和利润规模仍稳中有升。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0.3%;毛利率58.1%、归母净利率32.3%,均较2019年提升4.7个百分点。公司资产结构健康,债务负担较轻。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中货币资金占比32%,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9%,固定资产占比11%,三者合计占比92%;资产负债率仅22%,融资成本持续降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常年为正。公司重视股东回报,派息率从2019年的39%提升逐渐至2024年的88%,以当年平均股价计算的股息率从2019年的2.45%逐渐提升至2024年的4.87%。考虑到公司有相对稳定的利润规模和持续性佳的分红政策,属于良好的防御性抗周期标的。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经营北京核心地段商业地产国贸中心,盈利稳定穿越周期。在降息背景下,公司股息率具备吸引力。结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股价区间为22.9-26.8元,较当前股价有5%-23%的空间。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13.2/13.5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28/1.31/1.34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7.0/16.7/16.3倍,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若国际关系变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居民削减开支、差旅出行减少、北京商业供应增加、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经营会受到不利影响。
|
|
|
三维化学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5
|
8.66
|
10.35
|
21.76%
|
9.70
|
12.01% |
|
9.70
|
12.01% |
-- |
详细
技术领先构筑护城河,工程与实业协同效应显著。三维化学是国内硫磺回收领域龙头,自主研发的"无在线炉工艺"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是目前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公司,技术实力行业领先。公司通过"工程服务+化工实业"双轮驱动,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工程业务为实业板块导流客户资源,实业收益反哺技术研发,构建"设计-施工-生产-研发"的闭环价值链。2024年公司工程收入5.7亿元,化工产品收入18.1亿元,双主业协同发展格局已经成型。 现代煤化工建设浪潮带来工程业务新机遇。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下,新疆煤化工项目加速开工落地,预计"十五五"期间总投资规模达万亿级别。公司深耕煤化工硫回收领域20余年,技术适配煤化工需求特点,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2025Q1公司新签工程订单3亿元,大部分订单来源于新增煤化工项目建设需求,在手订单16.7亿元,保障后续工程收入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年公司煤化工工程收入将达3.6/5.5/7.6亿元,虽然炼化行业投资阶段性放缓,但技改需求稳定,公司工程业务总体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正丙醇供需紧平衡,纤维素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正丙醇生产商,由于醋酸正丙酯环保优势强,价格坚挺,下游厂商积极扩产推升正丙醇需求,预计2025年国内仍存4.1万吨供给缺口,价格有望维持在8000-9000元/吨的盈利区间。当前公司正在建设的1.5万吨醋酸纤维素项目潜力较大,该产品附加值高,生产工艺长期被海外垄断,2026年投产后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残液回收业务虽然市场空间有限,但公司成本优势强,盈利稳定。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专业工程设计院的背景赋予三维化学从研发到产业化的独特优势,在硫磺回收、精细化工品及纤维素等细分领域建立起技术护城河,市场份额领先。当前煤化工建设加速带动硫磺回收工程需求,正丙醇和纤维素价格维持较高水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资产质量健康、现金流充沛、分红优厚。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4.82/6.14亿元,对应PE为14.27/11.72/9.2倍。采用FCFF和相对估值法,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10.35-12.80元,较当前股价有17%-44%空间。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替代与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
|
|
中国巨石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5
|
11.95
|
--
|
--
|
12.04
|
0.75% |
|
13.18
|
10.29% |
-- |
详细
量价齐升,Q1收入利润同比大幅修复。2025Q1公司实现营收44.8亿元,同比+32.4%,环比+6.0%,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108.5%,环比-19.9%,扣非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同比+342.5%,环比+17.8%,EPS为0.18元/股,受益风电、热塑等领域结构性需求拉动及持续复价落地带来量价齐升,收入利润同比大幅修复,据据卓创资讯数据,25Q1国内主流产品无碱2400tex缠绕直接纱均价同比+22%,环比+2.3%,G75电子纱均价同比+18.4%,环比-2.8%。 复价持续落地叠加降本提效,盈利能力逐季继续提升。2025Q1公司实现毛利率30.5%,同比+10.4pp,环比+2.0pp,主要受益于有序稳价复价持续落地带动产品均价提升和成本管控持续加强;期间费用率9.3%,同比-2.8pp,环比+7.6pp,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4%/3.68%/1.16%/3.41%,同比-0.27pp/-1.56pp/-0.61pp/-0.36pp,环比-0.39pp/+7.46pp/+0.63pp/-0.05pp,管理费用率环比提升主因Q4因超额利润分享不予兑现部分冲减管理费用约3亿元。毛利率提升叠加费用率同比优化,净利率同比大幅修复,2025Q1实现归母净利率16.3%,同比+6.0pp,环比-5.3pp。 库存同环比下降,产能扩张有序节奏相对收敛。截至2025Q1末存货439.22亿元,同比-9.9%,环比-10%,同环比均有下降。2025Q1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0.93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1.91亿元,主要受Q1采购支出影响,构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2.04,同比-53.2%,产能扩张整体有序,资本开支节奏相对收敛,目前九江20万吨生产线其中10万吨已于Q1投产,后续10万吨有望于Q2投产,同时淮安10万吨零碳电子纱项目已于2于开工建设,产能建设持续有序推进,并优化结构强化优势。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超预期;原燃料价格上涨超预期投资建议:全球化布局优势凸显,持续看好龙头优势扩大,维持“优于大市”公司作为玻纤龙头,持续优化结构并稳步推动复价增量,风电、短切等高端产品占比高,盈利能力领先行业,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现有美国基地9.6万吨、埃及基地36万吨产能,外部环境不确定增强背景下,海外本土化工厂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持续看好公司作为玻纤龙头的竞争优势。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0.84/1.01/1.17元/股,对应PE为14.2/11.9/10.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
东方雨虹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5-08-05
|
11.52
|
--
|
--
|
11.48
|
-0.35% |
|
12.80
|
11.11% |
-- |
详细
收入延续承压,利润空间同比明显收窄。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55亿元,同比-16.71%,环比-6.32%,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44.68%,环比转正+116.45%,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44.64%,环比+117.61,EPS为0.08元/股,受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叠加渠道转型去地产去施工化持续,以及去年同期相对高基数影响,收入利润同比延续承压,24Q1-24Q4收入增速分别为-4.61%/-13.77%/-23.84%/-14.81%。 盈利能力同比下降,强化管控费用率优化明显。2025Q1实现综合毛利率23.73%,同比-5.95pp,环比+9.3pp,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受价格竞争加剧下产品价格有所下调以及原材料沥青价格持续相对高位影响,环比提升受2024Q4计提返利影响。期间费用率17.02%,同比-3.38pp,环比-4.78pp,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1.46pp/-1.60pp/-0.21pp/-0.11pp,费用率同环比均有明显下降,显示在收入规模下降摊薄效应减弱背景下,费用管控的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实现净利率3.0%,同比-1.79pp,环比+21.64%,环比提升明显主要受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率优化影响,以及2024Q4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集中计提影响。 经营现金流延续改善,应收规模同比大幅下降。2025Q1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出8.13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18.89亿元,同比少流出10.76亿元,主要原因是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和支付的各项税费综合减少所致,收现比和付现比分别为0.93/1.0,上年同期为1.03/1.35。截至2025年3月末,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分别为88.22/16.73/13.32亿元,同比-26.0/-26.84/-9.59亿元,风险提示:地产投资下行超预期;沥青价格大幅上涨;应收账款增长超预期投资建议:转型调整成果逐步显现,静待筑底企稳,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作为防水行业龙头,渠道业务转型持续,看好公司渠道变革和品类拓展下经营质量和成长韧性提升,并积极发展海外市场贡献增量,但短期需求持续疲软叠加存量应收和工抵处置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EPS为0.54/0.70/0.88元/股,对应PE为21.2/16.3/13.0x,考虑转型效果有望逐步显现,公司有望迎来经营拐点,龙头优势依旧明显,维持“优于大市”。
|
|
|
保利发展
|
房地产业
|
2025-08-05
|
8.27
|
--
|
--
|
8.42
|
1.81% |
|
8.55
|
3.39% |
|
详细
归母净利下降59%。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7亿元,同比下降10.2%;实现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下降58.6%。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年内交付结转规模下降,以及毛利率下降和计提减值所致。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3.9%,同比下降2.5pct,全年计提减值约55亿元。 销售持续保持领先,在手资源不断优化。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7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7%;实现销售金额3230亿元,同比下降23.5%,销售金额连续两年稳居行业第一,实现归属于股东的权益销售金额相对稳定,约2465亿元,同比下降14.5%。公司核心城市深耕效果进一步凸显,全年38个核心城市销售占比达到90%,同比提升2pct;38个核心城市销售市占率达7.1%,同比提升0.3pct,其中14个核心城市取得10%以上市占率,16个城市连续三年排名前三。2024年公司全年新增拓展总地价683亿元,权益地价602亿元,位居行业第二,新拓展项目权益比提升至88%,创近十年新高。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土地储备计容面积约6258万平方米,其中增量项目约1000万平方米,基本集中在核心38城;存量项目约5280万平方米,较年初下降20%,在手资源结构不断优化。 负债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末,公司债务结构持续优化,三年以上到期的有息负债占比39.6%,较年初提升8pct。年内公司新增有息负债综合成本同比下降22bp至2.92%,有息负债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6bp至3.1%,均创历史新低。 投资建议:由于行业下行导致公司交付结转规模下降,我们下调公司25、26年的营业收入为2842/2723亿元(原值为3613/3660亿元),并对公司计提减值幅度和毛利率表现进行审慎估计,预计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53亿元(原值为123/14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3/0.44元,对应最新股价PE分别为19.1/18.6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房价下跌幅度超预期,公司毛利率不及预期,政策放松实际效果不及预期,销售复苏进度不及预期,公司财务风险超预期。
|
|
|
滨江集团
|
房地产业
|
2025-08-05
|
10.30
|
--
|
--
|
10.56
|
2.52% |
|
10.57
|
2.62% |
|
详细
归母净利润同比转正,毛利率持续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率3.7%,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毛利率12.5%,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占比67%,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销售管理财务费率合计2.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与收入的比值合计1.6%,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虽然收入下降、毛利率承压、归母净利润占比下降,但归母净利润保持平稳,主要受益于管理费用率压降和计提减值规模减少。2024年,公司加权ROE为6.9%,同比改善;全年派息率10%,同比基本持平。从季度表现看,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率4.3%,而毛利率11.0%持续承压,有待限价低毛利项目结转完毕后改善;归母净利润占比83%,受结算结构波动影响较大。 销售排名提升,继续深耕杭州。2024年,公司签约销售金额为1116亿元,同比-27%,行业排名第9,同比提升2个名次,在杭州大本营连续7年销售排名第一。2024年,公司新增土储计容建面187万㎡,同比-44%;总地价449亿元,同比-22%,其中权益占比50%;以拿地金额/销售金额计算的投资强度为40%,同比基本持平。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土储中70%位于杭州市内,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其余20%位于浙江省内(除杭州),10%位于浙江省外。截至2024年末,公司预收账款规模为1254亿元,保持较高水平,为公司未来两三年的收入和利润规模提供保障。 财务状况保持良好,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公司经营保持稳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四年为正。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371亿元,同比+14%;三道红线财务指标保持“绿档”,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58%;净负债率为0.6%,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为3.6倍,持续改善;平均融资成本为3.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销售拿地持续聚焦杭州,利润正增财务状况良好。综合考虑公司地产开发业务待结转资源减少和毛利率承压情况,我们略下调收入预期和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690/660亿元(原值为770/7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29.7亿元(原值为27.2/32.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85/0.95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2.1/10.9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开发物业签约销售规模、结转进度、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
|
|
兔宝宝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5-08-05
|
10.16
|
--
|
--
|
10.49
|
3.25% |
|
10.49
|
3.25% |
|
详细
收入增长保持韧性, 信用减值及商誉计提拖累全年业绩。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 91.9亿元, 同比+1.39%, 归母净利润 5.9亿元, 同比-15.11%, 扣非归母净利 4.9亿元, 同比-16.01%, EPS 为 0.71元/股, 并拟 10派 3.2元(含税),2024年累计分红 4.93亿元, 分红率 84.2%, 同时公告 2025年中期分红规划。 收入增长保持韧性, 装饰材料业务和全屋定制业务同比均实现稳健增长, 利润承压主因裕丰汉唐控规模降风险、 收入同比下滑, 同时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商誉减值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0.53亿元, 商誉减值增加 1.3亿元) 。 2025Q1实现营收1.27亿元, 同比-14.3%,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14.2%,扣非归母净利润 0.87亿元, 同比+7.9%, 收入下滑受 A 类收入占比下降影响,A+B 折算后总体仍保持相对韧性, 利润增长受公允价值同比变动影响, 上年同期为-0.1亿元。 乡镇下沉+小 B 拓展推动板材增长, 全屋定制逆势继续提升。 2024年公司装饰材料/定制家居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74.04/17.2亿元, 同比+8.0%/-18.7%,其中装饰材料业务中板材/板材品牌使用费/其他装饰材料收入分别为47.7/4.93/21.41亿元, 同比+7.57%/+14.18%/+7.6%, 装饰材料板块持续推动多渠道运营, 持续拓展家具厂、 家装公司, 并加速下沉乡镇市场布局; 定制家居业务中全屋定制/裕丰汉唐收入分别为 7.07/6.1亿元, 同比+18.49%/-46.81%, 全屋定制持续品牌升级、 完善产品矩阵, 继续逆势增长。 全年毛利率略有下滑, 加强费用管控, 回款依旧良好。 2024年综合毛利率18.1%, 同比-0.32pp, 期间费用率 6.0%, 同比-0.8pp,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0.2pp/-0.7pp/-0.2pp/-0.06pp, 管理费用率降低主因强化费用管控及股权激励费用减少所致。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1.5亿元, 同比-39.7%, 收现比/付现比为 1.15/1.12, 上年同期 1.06/0.90, 回款依旧保持良好, 付款节奏有所波动; 截至 2024年末应收票据及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合计 7.9亿元, 同比-39.0%。 2025Q1毛利率 20.9%,同比+3.0pp/环比+0.9pp, 期间费用率 9.9%, 同比+1.3pp/环比+5.3pp, 毛利率和费用率同比变动主因 AB 类收入结构影响, 20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4亿元, 同比+5.2%。 风险提示: 地产复苏不及预期; 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投资建议: 经营有韧性, 高分红持续,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公司多渠道布局持续完善, 看好乡镇下沉及小 B 渠道持续拉动, 以及依托板材优势定制家居业务的突破增长。 考虑整体需求偏弱, 下调 25-26年盈利预测, 预计25-27年EPS为0.96/1.04/1.14元/股, 对应PE 为11.0/10.1/9.2x,公司持续重视股东回报, 高分红价值持续,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
|
|
三棵树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5
|
34.94
|
--
|
--
|
35.74
|
2.29% |
|
41.50
|
18.78% |
|
详细
费用及减值减少助推业绩高增,2025Q1同比扭亏。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1.1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91.3%,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234.3%,EPS为0.63元/股,并拟10转4派3.2元(含税),其中Q4单季度营收29.6亿元,同比-3.5%,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79.4%,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73.9%,单季收入增速降幅收窄,同时受益费用率降低和减值计提减少,利润同比大幅提升。2025Q1营收21.3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123.3%,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81.2%,非经常性损益主因政府补助贡献1.46亿元。 渠道结构持续优化,家装漆价稳量增。分渠道看,2024年经销/直销收入104.9/14.1亿元,同比+3.2%/-31.7%,占比88.1%/11.9%,渠道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经销占比进一步提升。分产品看,家装墙面漆/工程墙面漆收入29.7/40.8亿元,同比+12.8%/-12.7%,销量同比+12.7%/-2.2%,产品均价6.06/3.52元/kg,同比+0.1%/-10.7%,竞争加剧背景下,零售端持续构建高端产品矩阵,加大推广投入促销,家装漆价稳量增;基材辅材/防水卷材/装饰施工收入32.7/13.2/2.6亿元,同比+1.3%/+5.0%/-40.8%,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发挥渠道通路协同效应,基材辅材和防水卷材稳步增长,同时施工业务继续压缩。 Q4以来毛利率呈改善趋势,费用率同比持续优化。2024年综合毛利率29.6%,同比-1.9pp,其中Q4毛利率32.5%,同比+0.4pp/环比+3.8pp,2025Q1毛利率31.0%,同比+2.7pp/环比-1.5pp,Q4以来单季毛利率同比持续改善。2024年期间费用率25.7%,同比-0.46pp,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0.79/+0.35/-0.07+0.04pp,销售费用率受销售人员薪酬、广告及宣传费等减少所致,截至2024年末销售人员4526人,同比-10.2%。 经营现金流有所下滑,回款整体依旧良好。2024年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10.1亿元,同比-28.4%,收现比1.15/付现比1.09,上年同期1.18/1.02;2025Q1经营性净现金流1.1亿元,同比+141.5%,收现比1.32/付现比1.38,上年同期1.35/1.52,收现比同比相对稳定,回款整体依旧良好。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票据+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38.5亿元,同比减少6.2亿元。 风险提示:地产需求下行超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上涨超预期投资建议:看好新成长阶段,渠道潜力有望持续释放,维持“优于大市”公司积极优化渠道结构,零售端多模块盈利模式成熟并进入快速复制,工程端聚焦并深入布局厂房、酒店等重点赛道,看好增长动能切换下C端、小B端持续发力。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1.46/1.78/2.16元/股,对应PE为33.6/27.5/22.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
科顺股份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5-08-05
|
4.40
|
--
|
--
|
4.81
|
9.32% |
|
6.10
|
38.64% |
|
详细
收入同比仍有承压,减值减少助力扭亏。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8.3亿元,同比-14.0%,归母净利润0.44亿元,上年同期-3.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2.53亿元,上年同期-4.28亿元,同比减亏,EPS为0.04元/股,并拟10派3元(含税),2024年度累计分红4.22亿元,公司主动调整业务布局,审慎收缩高风险业务,收入同比仍有承压,业绩改善主因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减少,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7亿元,上年同期为7.6亿元。2025Q1实现营收14.0亿元,同比-6.1%,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23.2%,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4.0%。 25Q1毛利率和费用率均同环比改善。分产品看,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工程施工/减隔震分别实现收入35.6/17.9/12.1/1.1亿元,同比-15.4%/-5.7%/-17.5%/-62%,毛利率分别为19.2%/33.7%/11.4%/41.2%,分别同比+1.1/+2.1/-2.8/+9.9pp。2024年综合毛利率21.8%,同比+0.6pp,受益原材料价格下降及内部降本增效,毛利率同比提升,期间费用率19.5%,同比+2.64pp,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1.16/+1.41/+0.07/+0.01pp,费用率提升主因收入下滑导致未能有效摊薄,同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有所增加所致,系深化零售市场布局,加大开拓投入和相关激励力度,以及2023年股份支付费用冲回影响。2025Q1毛利率24.4%,同比+0.6pp/环比+6.5pp,期间费用率18.3%,同比-0.2pp/环比-5.8pp,毛利率和费用率均同环比改善。 加强回款和风控考核,现金流持续修复。2024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2亿元,同比+64.5%,收现比和付现比1.08/1.05,上年同期1.04/1.09;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8亿元,上年同期净流出9.8亿元,收现比和付现比1.05/1.42,上年同期0.85/1.73,受益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并加强回款和风控考核管控,回款同比改善,同时优化采购付款方式,保持合理非现金支付比例,付现比有所降低,现金流持续修复。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和票据合计40.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7亿元,应收规模持续下降,资产负债率64.6%,同比+1.7pp,负债率总体依旧可控。 风险提示:地产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投资建议:积极调整改善盈利,中期受益格局持续优化,维持“优于大市”公司积极调整优化收入结构,多措并举降本控费,并强化回款和风控考核,经营质量明显提升,盈利能力已呈改善趋势,考虑行业持续加速出清带来供给格局优化,公司作为头部企业未来有望进一步受益。由于需求整体依旧疲弱,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EPS为0.18/0.30/0.42元/股,对应PE为25.4/15.4/11.1x,随着后续增长逐步回归正轨,盈利有望进一步修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
中岩大地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5
|
27.52
|
--
|
--
|
42.68
|
10.57% |
|
30.73
|
11.66% |
|
详细
盈利能力修复, 业绩大幅增长。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 7.9亿元, 同比-14.0%,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 同比+226.3%。2024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10.19亿元, 同比+49.3%, 年末在手订单 6.28亿元, 同比+1.4%。 公司聚焦“以核心技术+核心材料为国家战略服务” 的发展方向, 成功将业务重心由房建切换至核电、 水利水电、 港口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订单结构大幅优化的同时, 盈利能力显著回升。 毛利率大幅提升, 期间费用有较大摊薄空间。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4.9%, 同比大幅提升 7.7pct。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12.69%, 同比下降0.85pct, 其中管理/研发/销售费用分别同比-15.6%/-13.9%/-40.0%。 公司经历业务结构调整, 新领域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 同时员工人数减少导致各项费用支出减少, 人效明显提升, 未来随着公司重大工程收入占比继续提升,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间, 期间费用也有望得到有效摊薄。 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收付现比回升。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0.44亿元, 连续三年净流出后实现转正。 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97.8%/103.9%, 分别同比+4.5/-1.6pct。 公司通过业务结构转型, 收入现金含量明显提升, 经营性现金流成功转正, 收付现比由此前的 90%以下逐步回升至 100%左右。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公司作为岩土工程专业服务商, 聚焦“核心技术+核心材料”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 当前已在核电、 水利水电、 港口领域取得标杆性项目订单, 未来受益于重大项目加快审批落地, 收入和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维持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 13.8/25.8/37.8亿元,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2/3.59/6.51亿元, 增速分别为+143%/+137%/+81%,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20/2.83/5.13元, 对应当前 PE 为 32.9/13.9/7.7X,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重大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工程管理与安全生产风险、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减值风险、 抵债资产减值的风险等。
|
|
|
中国建筑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5
|
5.49
|
--
|
--
|
5.83
|
6.19% |
|
6.20
|
12.93% |
|
详细
收入小幅下滑,回款压力增大拖累盈利。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871亿元,同比-3.5%,实现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14.9%。其中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6亿元,同比-5.7%,实现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38.9%。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降幅大于收入降幅,主要原因有二:1)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分别增加7.5/50.3亿元,同比+13.1%/+58.5%;2)2024年公司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金额有所增加,确认的终止确认损失增加14.1亿元,同比+84.4%,二者均与应收款质量下降相关。 新签订单逆势增长,地产销售彰显韧性。2024年公司全年建筑业新签合同额40808亿元,同比+5.4%,其中房屋建筑新签26516亿元,同比-1.4%,基础设施新签14149亿元,同比+21.1%,境内新签38697亿元,同比+4.7%,境外新签2110亿元,同比+20.3%。地产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4219亿元,同比-6.5%,实现合约销售面积1464亿元,同比-21.2%。 毛利率筑底回稳,费用率保持平稳。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9.86%,同比上升0.03pct,其中房建/基建/地产毛利率分别为7.40%/10.03%/17.28%,同比+0.14/+0.20/-0.93pct,建筑业务毛利率筑底回稳有效抵消了地产业务毛利率下行。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95%,同比上升0.24pct,其中管理研发/销售费用分别同比+0.6%/-1.3%/+14.4%。销售费用增长主因地产业务加大广告投入,相应支付的费用增加。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五年为正,投资收支比显著改善。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7亿元,连续五年为正。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102.4%/102.2%,分别同比+1.3/+0.2pct。同时,公司严控新增投资项目质量,加大项目投资回款力度,投资收支比显著提升,2024年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25.1亿元,净流出规模为2006年以来最小值。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受建筑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公司在手订单执行和回款周期拉长,收入和利润承压。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保持稳健增长,现金管理成效显著,持续加大分红力度,彰显行业龙头投资价值。结合公司高质量发展目标,预计公司未来将持续控制经营风险,提升经营质效,预测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493/507/520亿元(前值605/642/677亿元),每股收益1.19/1.22/1.25元(前值1.44/1.53/1.62元),对应当前PE为4.54/4.41/4.3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和基建相关政策变化的风险,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的风险,国际经营风险,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减值风险。
|
|
|
招商蛇口
|
房地产业
|
2025-08-05
|
9.66
|
--
|
--
|
10.03
|
3.83% |
|
10.03
|
3.83% |
|
详细
央企龙头,规模领先。公司成立于1997年,围绕开发业务、资产运营和物业服务三类业务,在多个领域逐步积累了独特优势,开发业务稳居行业前五,非开发业务收入占比13%,第二增长曲线稳步发展。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招商局集团,持股比例约58%,股权架构稳定。 归母净利润-36%,充分计提减值。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下降36%。公司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约60亿元,同比增长150%;2)公司结算毛利率为15.6%,同比下降1.5pct。公司拟每股派息0.19元,对应分红比例约43%。 销售保持全国前五,投拓聚焦核心城市。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2193亿元,同比下降25%;实现销售面积9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销售额保持全国前五。2024年公司累计获取26宗地块,总计容建面约225万平方米,总地价约486亿元,公司需支付地价约为335亿元,公司在在“核心10城”的投资金额占比分别达90%,其中在一线城市的投资占公司全部投资额的59%。 融资优势明显,财务保持健康。截至2024年末,公司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62%、净负债率56%、现金短债比为1.6,“三道红线”始终处于绿档。公司综合资金成本2.99%,较年初降低48BP,保持行业最优水平。2024年公司发挥融资优势,全年落地经营性物业贷款92亿元,债务结构更加稳固,全年新增公开市场融资155亿元,票面利率均为同期同行业最低水平。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大幅恶化;政策宽松低于预期;政策效果低于预期;公司深耕城市房地产市场衰退;公司销售不畅、回款滞后、存货贬值、利润下行、竣工结算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土地质量相对优质,财务保持健康,有望持续在行业下行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公司过去几年计提减值充分,随着公司高地价低毛利项目陆续结算完毕,公司业绩有望企稳回升。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1618/1530/15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1/42亿元,同比+2%/+0%/+1%。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每股价值较当前股价有0%至20%的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
|
|
中材国际
|
建筑和工程
|
2025-08-05
|
8.99
|
--
|
--
|
9.54
|
0.95% |
|
9.07
|
0.89% |
|
详细
全年收入利润小幅增长, 海外收入增长稳健。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 461.3亿元, 同比+0.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9.8亿元, 同比+2.3%。 其中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4.0亿元, 同比+0.7%, 实现归母净利润 9.2亿元, 同比+1.0%。 2024年国内水泥行业需求持续下降、 价格低位波动, 水泥整线建设需求减少, 境外水泥 EPC 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局面。 2024年公司境内收入 236.5亿元, 同比-7.2%, 境外收入 222.7亿元, 同比+10.9%。 海外业务稳健增长, 在手订单充足。2024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 634.4亿元,同比+2.9%, 境外新签合同额 362.0亿元, 同比增长 8.7%, 受境内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效益整体下行影响, 境内新签合同额 272.43亿元, 同比-3.9%。 截至 2024年末, 公司在手订单 1034亿元, 较上年末上升 8.7%,当前在手订单充足, 可支撑未来持续增长。 毛利率略有提升, 费用率总计稳定。 公司持续发力高毛利的运维业务, 推动毛利率持续上行。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19.62%, 同比提升 0.19pct, 2024Q4单季度毛利率为 19.49%, 同比下降 1.73pct。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10.76%, 同比上升 0.24pct, 其中管理/研发/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15%/3.82%/1.19%/0.59%, 分别同比+0.42/-0.20/-0.02/+0.04pct。 回款周期略有拉长, 分红比率持续上升。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9亿元, 同比-35.2%, 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 79.7%/73.5%, 分别同比-2.2/-1.1pct。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滑主要是水泥市场行情影响结算及回款进度以及本年收款使用票据结算增加所致。2024年 7月, 公司披露《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 行动方案》 , 计划 2024年-2026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分别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 44%、 48.40%、 53.24%, 对应估算 2025、 2026年股息率将分别达到 5.4%、 7.0%。 投资建议: 下调盈利预测,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公司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在手合同充足,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 加快运维服务商转型,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协同集团资源加速出海, 提高分红增厚回报。 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为 31.1/33.2/35.9亿元(前值 39.4/42.5/43.0亿元) , 每股收益 1.18/1.26/1.36元 ( 1.49/1.61/1.63元 ) , 对 应 当 前 股 价 PE 为7.4/7.0/6.4X,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水泥行业风险; 国际投资经营风险; 汇率风险; 盈利预测与估值风险等。
|
|